文本报记者 徐洪波 图本报记者 尤黎明 80余年前,长征中的红二十五军翻越大风岭向卢氏县官坡镇转移时,用毛笔在一块大石崖上写下四句诗:“民国世事不太平,东山有战西动兵。要得黎民把福享,遍地瓜落满地红。”同时,还将一名因伤病不能继续长征的红军战士张占英留下,寄养在老乡家里。张占英养好病后,因各种原因,再没能与红军队伍取得联系,这也成为他一生无法弥补的“伤痛”。但是,这名老红军身在乡间,不忘初心,用一生守护着红军留下的遗迹,弥留之际,还不忘嘱托后辈要保护好石崖上的诗句……卢氏县党史办党史科科长牛爱民告诉记者,张占英已去世多年,但他生前守护红军遗迹的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 近日,记者一行驱车从卢氏县城沿洛河南岸一路向西行驶,来到今双龙湾镇河东村。在通往大风岭方向一条新修的水泥路边有一座房屋,已故红军张占英的儿子张宝峰就住在这里。张宝峰家的屋子不大,墙上张贴的几张领袖的画像格外引人注目。今年已71岁的张宝峰因患病话语不多,当记者问起他父亲与红军的事时,他却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父亲在世时曾对我说,他15岁就在老家参加了红军,打了三年游击战,后来就跟着红二十五军长征……”张宝峰告诉记者,父亲的老家在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柳树河村,兄弟姊妹六人,他排行老三,姊妹几个都参加了红军,两个姐姐先后在战场上牺牲。 据了解,1934年冬,18岁的张占英跟着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领导的红二十五军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他一路上勇敢顽强,不怕牺牲,很快成长为连里的一名通信员,还在一次战斗中负过伤。进入卢氏后,他因伤痛不能行走,翻越大风岭时,连长就一直背着他。实在跟不上部队了,连长便给张占英做思想工作,让他留下来养伤,待养好了伤再回部队。 部队到达官坡镇榆林村,得知村里一位姓张的老乡家没有儿子,连长便将张占英托付给了这位老乡,还留给老乡两块大洋和一张字据,恳求老乡照顾好张占英。连长离开时,张占英紧紧拉住连长的手,哭着央求连长别把自己留下来。但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张占英和连长抱头大哭一场,战友之情难以割舍。连长哭着安慰他:“你永远都是红二十五军的战斗员,伤养好了,随时欢迎你回部队。” “记得父亲在世时,每次讲起他与连长的故事,就会哭一场。哭完了,都会爬到山上,看大石崖上红军留下的诗句,默默发呆。”张宝峰告诉记者,父亲留在官坡镇老乡家养好伤后,曾多次打听部队的下落,希望能回到红军队伍中,但受当时条件所限,加上交通不便,一直没能联系上队伍。失望之余,张占英就把红军留下的诗句当成唯一的精神寄托,平时不管有多忙,或遇到什么烦心事,他都要从榆林村翻过大风岭,去看看大石崖上的诗。后来,为了更方便守护石崖上的诗,张占英一家从榆林村搬到大石崖附近的河东村马蹄窝自然村居住。“我们是1952年搬的家,从那之后,父亲更加尽职尽责地守护大石崖上的诗。”张宝峰说,搬家后,父亲几乎每天都要去大石崖前转一圈,只要看到诗歌褪了色,他就会找来毛笔,小心翼翼地把每句诗描写清楚。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决定为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发放补助,张占英将自己的情况向有关部门进行了说明,并很快得到组织照顾。 对于父亲第一次领到补助金的情景,张宝峰记忆犹新——张占英从民政部门领到补助金和证书后,开心得像孩子一样,逢人便说,共产党好啊,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曾经为革命出过力的红军战士!他还让张宝峰把领到的补助金拿去买点肉庆祝一下。“之后,父亲爬到山上的大石崖前,面对红军的诗大哭了一场。”说到这里,张宝峰哽咽难言。 后来,随着年事渐高,腿脚不便,张占英去大石崖前看诗也越来越困难。但他只要能走动,就会拄着拐杖,远远凝望大石崖上的诗,一待就是半晌。 2004年,病倒在床的张占英把儿孙们叫到床前,询问大石崖上的诗有没有被人破坏、字迹清晰不清晰了?有一天,张占英突然醒来,对张宝峰说,他已经不行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护好大石崖上红军当年留下的诗,不要被人给破坏了……交代完此事不久,张占英就去世了。 张宝峰一家人遵循老人遗愿,每天都去看护大石崖上的诗。2013年,有关部门要往大风岭修路,需要爆破大石崖才能把路修通,张宝峰便多次找到施工方,说大石崖上的诗是当年红军留下的,十分宝贵,希望能够保存下来。后来施工时,大石崖上的诗得以保存,但大石崖下面的石壁小路被挖空,石崖上写诗的地方距离路面有五六米高,人几乎爬不上去。“保护红军遗迹,单凭我个人的能力十分有限,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早日对这里进行保护,让红色足迹世代相传。”张宝峰恳切建议。 记者了解到,目前红二十五军在卢氏仅有两处诗歌或标语遗存,除了张占英一家一直守护的红军诗,还有文峪乡水峪沟内巨石上留下的“杀上前去”大标语。这些红色遗迹经岁月冲刷已有些斑驳、褪色,但其中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却极其重大。希望红军遗迹和长征精神永存,成为当代新长征路上的精神支撑。 ( 编辑:cl ) |
一生守护 永世传承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8-09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