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以“十化”项目为牵引实现新发展

来源:三门峡日报 发布日期:2015-04-29 作者:梁有才  打印
  本报讯 (记者梁有才)记者近日从三门峡市公安局了解到,2015年全市公安工作重点以突出“四项建设”、实施“项目引领”为载体,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作风建设新常态,扎实推进“平安三门峡”“法治三门峡”建设,努力实现“政治稳定,治安稳定,队伍稳定,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重点通过实施维稳超前化、打击常态化、防范社会化等“十化”建设项目,努力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实现创新发展。
 
  牢牢把握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主动权,努力实现“维稳超前化”。坚持以情报信息为先导,以主动进攻为策略,以提升维稳预知、预警、指挥、处置能力为核心,启动“铁网”工程,开展“天鹰行动”,不断增强维护稳定、防暴反恐、应急处突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不断巩固和突出打击主业地位,持续推进“打击常态化”。坚持以打开路,破除阶段式、运动式的打击模式,突出打击主业地位。在强化“命案攻坚”,严打多发性侵财犯罪基础上,突出“四打两宣”重点,即打黑恶、打毒品、打赌博、打非法集资;宣传防范电信诈骗、宣传防范非法集资。
 
  持续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防范社会化”。充分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力量,深入推进“三无”小区治理,扎实开展“一村一警”工作,加强行业、场所安全防范管理,推进专兼职保安,创新重点人口管理服务措施,推进交通事故社会化防范。
 
  树立“法治公安”的战略思维,推进“执法规范化”。完善执法制度,健全执法管理,加强执法基础建设;同步推进执法责任层级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执法质量终身负责、冤假错案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着力打造“法治公安”建设三门峡品牌。
 
  用现代科技夯实公安基础工作,全力推进“基础信息化”。按照“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实战、效率为王”的原则,以情报信息研判中心为依托,推进警务云建设项目,建立警务标准体系,加强警综平台暨业务软件研发,建成公安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暨大数据中心项目,拉动核心战斗力持续提升。
 
  有效提升快反、应急、实战处突能力,扎实推进“警务实战化”。按照“实战、实用、实效”原则,通过大力完善实战化分级培训机制、精准化情报信息研判预警等机制,有效调配警务资源,改善勤务运行模式,提升信息科技含量,实现 “打击更有力、防控更严密、应对更有效、处置更快捷”目标。
 
  推进公安管理工作提速增效,实现“管理精细化”。坚持依法监督管理与优质高效服务并重,重点推进民爆物品管理社会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创新,实现由前台监管型向远程控制型转变;推进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实现由人力型向智能型转变;推行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实现由经验习惯型向科学管理型转变。
 
  以实现人民满意为目标,扎实推进“服务便民化”。 开展“满意在公安”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和“护航‘四大一高’,公安在行动”活动;进一步推出便民利民措施,依托110接处警自动回访系统,提高110接处警群众满意度测评率,让群众感受到公安机关办事更便捷、服务更贴心的新形象。
 
  严格队伍管理,认真落实“廉政双责化”。夯实各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队伍管理责任;抓住反腐倡廉建设这个根本,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把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回头看这个契机,筑牢“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充分发挥队伍建设对业务工作的保障作用,努力实现“队伍正规化”。坚持从严治警,拓宽监督渠道,严查各种违法违纪问题,确保公安队伍始终保持浩然正气;坚持向宣传要警力、要民意、要战斗力,构建多元化宣传平台,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 编辑:z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