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无锡爱心人士:再行慈善义举 考察“非遗”项目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2-01   打印

捶草印花技艺传承人朱秀云给无锡客人介绍印花技艺制作过程。 徐洪波 摄
  本报讯 (记者刘晨宁) 11月29日,数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政协委员、企业家不远千里来到三门峡市,追寻无锡先辈企业家的慈善足迹,为陕州区西张村镇初级中学捐赠电脑,并深入湖滨区、陕州区考察我市部分景点和“非遗”传承及开发情况,再续无锡人和三门峡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据资料记载,1930年左右,陕州大地战火不断、土匪横行、旱灾严重,民不聊生。灾情惊动了江苏无锡红卍字会、溥仁慈善会、公济社三大慈善团体,无锡企业家、慈善家唐滋镇、唐圻镇、施襄臣、过智修等人高度关注陕州灾情,筹集善款,并派施襄臣等冒着战乱危险,连续3年辗转来到陕州(今三门峡)、灵宝、渑池等地,设粥厂赈济灾民,救人无数。其间,在灵宝赈灾的过智修患上重病,因车路阻断未能得到及时医治,后在洛阳去世,为赈灾献出了宝贵生命。
  
  80多年时光荏苒,三门峡人始终没有忘记无锡人的善举。自2012年起,无锡官方和民间众多爱心人士多次重访豫西大地,沿着老一辈无锡人的爱心之路,在当年设粥棚救济灾民最多的陕州区西张村镇资助贫困学子和孤寡老人,向学校捐赠学习用品、书籍、电脑等。此次,无锡市滨湖区政协向西张村镇初级中学捐赠了10台电脑。“我们要延续老无锡人的大爱精神,尽自己的能力让农村孩子们享受现代化的教育条件,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无锡市滨湖区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主任吴云亮说。
  
  此外,他们还考察了甘棠苑、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的建设开发情况,并与陕州区政协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当天下午,他们来到西张村镇人马寨村,参观由无锡市工商联、三门峡市工商联共同出资修建的懿德苑。随后,他们又来到陕州澄泥砚传承人王跃泽和捶草印花技艺传承人朱秀云家中,详细了解这两项“非遗”的历史内涵、制作工艺和传承发展现状。当看到王跃泽最新烧制的白天鹅造型澄泥砚时,无锡市滨湖区政协副主席谢建农大为惊喜:“三门峡是天鹅之城,这个砚台和三门峡的形象多契合呀!”谢建农表示,三门峡和无锡都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两地今后要加强文化交流,保护好、利用好先辈们留下的灿烂文化遗产。

( 编辑:y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