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建栋 通讯员周玉乐)3月23日,三门峡产业集聚区举办智慧园区科普大讲堂,邀请北京瑞谷拜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福强作专题报告,与该区班子成员、科级领导干部围绕建设有三门峡特色的智慧园区进行座谈交流。
近年来,三门峡产业集聚区以国家级高新区创建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日前,该区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区域双创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该区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构建和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多元整合、互补互助”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运营中的三门峡科技大市场成为全市首家科技资源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现有孵化场地2.5万平方米,致力于为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企业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孵化服务。作为全省智慧园区试点产业集聚区,该区智慧园区一期项目将于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在全市率先建成支持PC、微信、微博的企业服务软件平台和智慧园区控制中心等,形成用大数据说话、决策、管理、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使行政管理效能和服务便捷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该区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探索设立由投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和企业共同出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基金,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扶持,加强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的战略合作,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基地;安排专项经费500万元,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奖励扶持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该区已拥有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3个,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30个,授权专利536项,发明专利70余项。
该区坚持“大员上前线”,紧盯重大线索项目,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与中国黄金集团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信戴卡就凯斯曼(三门峡)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项目合作方式等达成共识,该项目将采用中信戴卡转化吸收德国KSM轻量化制造技术后最新成果,配套国际领先的差压铸造设备。同时,谐卓公司年产200套智能机器人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采用中融能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领先高能量超级电容技术年产1万套超级电容电池组生产线已安装调试完毕,正在进行试生产。
( 编辑:ljx ) |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 坚持创新驱动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24 打印

- 上一条:卢氏县电子商务工作成效显著
- 下一条:我市加快推进特色农业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