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6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秦治章:卢氏山区走出的“梅花大王”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发布日期:2017-08-01   打印


  他是被誉为“梅花大王”的河南卢氏县横涧乡横涧村农民秦治章,73岁他,父亲是卢氏早期地下党员。初中毕业后1963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骑兵支队服役,1968年退伍时代理排长。之后又先后担任十多年的横涧大队党支部书记和中阿友好人民公社(横涧乡政府前身)的林业专干。自1983年起,秦治章不再担任横涧村党支部书记,决心“趁着政策好,先闯出一条致富路,再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现年73岁的秦治章,父亲是卢氏早期地下党员。初中毕业后1963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骑兵支队服役,1968年退伍时代理排长。之后又先后担任十多年的横涧大队党支部书记和中阿友好人民公社(横涧乡政府前身)的林业专干。自1983年起,秦治章不再担任横涧村党支部书记,决心“趁着政策好,先闯出一条致富路,再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想致富,从何处下手,秦治章一时间也摸不着头脑。“在边疆当兵6年,我最喜欢《卜算子·咏梅》这首诗,也深深地喜欢上了梅花。”对梅花栽培技术几乎一无所知的秦治章,凭着一腔热情一头扎了进去可是,他遍访郑州、洛阳、西安等城市的公园,都没有找到梅花。

  “专家告诉我,梅花虽然是在冬季开放,但是却抵御不了北方漫长的寒冬,只能在我国的江南等气候温暖的地方生长。”打听清楚后,秦治章又去了位于武汉磨山的中国梅花研究所。

  之后,秦治章便开始了漫长的尝试。到1990年,他终于破解了“南梅北移”等多项业内难题,培育出抗寒梅花,并开始大面积地承包土地,栽培梅花。1994年,秦治章和家人在洛阳植物园开办梅展,展出的近百个品种200余盆梅花吸引了国内外的梅花爱好者。此后的3年间,秦治章又进行多次改良实验。1997年,他代表河南参加全国第五届梅花大展,一举获得3个铜奖。

  “梅花象征着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这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烙印。”秦治章将培育成功的梅花幼苗,多次捐献到陕西延安、湖南长沙等地,“让高洁的梅花开放在革命圣地。”

  作为一名复员军人,秦治章对人民军队怀有特殊的感情,对革命先烈更是无限崇敬。2013年,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之际,他向外交部长王毅写了一封信,想把自己驯化的美人梅栽植在朝鲜志愿军烈士陵园,让艳红的美人梅日夜陪伴我们年青的志愿军烈士。王毅部长非常赞赏,把信移送给民政部处理。2014年6月12日民政部已与他电话联系,待条件具备整修陵园时办理。
  种植梅花30余年。他破解了“南梅北移”等多项业内难题,在中国梅花基因库400余个品种中,秦治章所种的梅花就达260余种。凭借着他对梅花的尊崇、挚爱、特别的理解感受,使他对梅花的情感完全有别于他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最大的梅园——梅花之乡横涧,会象一只金凤凰飞出卢氏,飞向全国。
责编:亢峰辉


( 编辑:亢峰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