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2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38年寻“亲”不辍 引出的跨国情谊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8-08   打印
  本报讯 (《乌鲁木齐晚报》记者 刘薇 本报记者 孔令军)“我的巴基斯坦孩子,终于见到你们了。”8月6日,新疆乌鲁木齐,在“纪念修筑喀喇昆仑公路员工回国四十周年”活动中,一位老人张开双臂,与来自巴基斯坦的马基隆和鲁苏拉特紧紧相拥。

赵玉莲(中)将2万元钱交到曼祖尔(右)手中《乌鲁木齐晚报》供图
  这位老人叫吴建邦,她的丈夫王先智曾是援巴医疗队成员,是马基隆和鲁苏拉特寻找了38年的“中国爸爸”。
 
  《三门峡日报·西部晨风》5月24日曾刊发报道《跨越万里寻找38年前的你》,讲述了三门峡市退休干部高建岭帮助巴基斯坦人马基隆寻找38年前挽救母亲生命的恩人的事。马基隆要寻找的恩人,便是当年和高建岭一样在援巴医疗队工作的王先智。
 
  活动当天,高建岭和来自原援巴医疗队、桥梁支队、工程一支队、筑路指挥部的多名援巴队员,以及援巴烈士遗属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活动。中国驻巴基斯坦原大使张春祥、中国喀喇昆仑公路指挥部原政委王富华也来到活动现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巴基斯坦来宾中,除前来寻亲的马基隆和鲁苏拉特外,还有两位义务守护中国援巴烈士陵园40年的巴基斯坦居民。阔别40年,他们欢聚一堂,追忆往事,缅怀牺牲的战友,共话友谊。
 
  坚持38年寻找“中国爸爸”
 
  对马基隆和鲁苏拉特来说,这次活动具有更加非凡的意义——他们与吴建邦举行了正式的“认亲”仪式。吴建邦的丈夫王先智当年是中国援巴医疗队的医生,在驻巴两年多的时间里,与当地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医治了马基隆的妈妈和鲁苏拉特本人,被马基隆和鲁苏拉特称为“中国爸爸”。

吴建邦(中)为鲁苏拉特(右)赠送“认亲”礼物 《乌鲁木齐晚报》供图
  1978年,时年6岁的巴基斯坦女孩鲁苏拉特左臂骨折。由于当地交通不便,没有医院和医生,加上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鲁苏拉特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一段时间后,她的伤口严重感染,威胁生命。无奈之下,她的父亲带着她来到中国援巴医疗队求助,王先智为她做了截肢手术,保住了她的性命。手术后,王先智经常去看望她,指导她进行自理锻炼,并鼓励她重树生活信心,鲁苏拉特亲切地称呼王先智为“中国爸爸”。
 
  同年,马基隆的母亲被发现腹腔内长了一颗巨大的肿瘤,当地医生束手无策,预计其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的生命,也是中国援巴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施行手术,切除了重达3.6公斤的肿瘤,挽救了她的生命。当时给她做手术的,正是王先智等人。因手术需要大量用血,危难中,筑路队、医疗队的成员纷纷献血,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马基隆母亲痊愈出院时,拉着医护人员的手,强烈要求与他们合影。
 
  也正是这张照片,成为日后马基隆寻人的唯一线索。
 
  38年来,马基隆按照母亲的嘱托,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中国医疗队的足迹,寻找38年前的救命恩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前,在参与了当年救治全过程的三门峡市退休干部高建岭的帮助下,在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录制现场,马基隆终于见到了当年参与救治的医疗队代表尚继越,两人紧紧拥抱,喜不自禁……
 
  遗憾的是,当年的主治医生,马基隆和鲁苏拉特的“中国爸爸”王先智因健康问题未能赶到节目现场。栏目组与当年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和王先智约定,今年8月在乌鲁木齐相聚。
 
  7月30日,鲁苏拉特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与在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王先智进行了视频连线。没想到,这竟是她与“中国爸爸”时隔38年的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7月31日,王先智与世长辞。
 
  在马基隆和鲁苏拉特的坚持下,吴建邦代表爱人与他们进行了正式的“认亲”仪式。她说,爱人在病重期间,一直挂念着两位巴基斯坦亲人,但他最终没能如愿,如今她替爱人完成了心愿。
 
  巴基斯坦守墓人义务陪伴中国英灵四十载
 
  8月6日,还有一件事感动了参加“纪念修筑喀喇昆仑公路员工回国四十周年”活动的所有人——87岁的赵玉莲把2万元钱交到巴基斯坦人阿里·艾哈迈德和曼祖尔手里。她说:“埋在我心里多年的愿望终于了却了。”
 
  1966年至1978年,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被称为“中巴友谊公路”的喀喇昆仑公路,12年间,数百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献出了生命,他们中的88人永远留在了异国的土地上,长眠于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吉尔吉特的中国烈士陵园。
 
  赵玉莲的儿子贺光国正是88名烈士中的一员。2009年,赵玉莲去陵园给儿子扫墓时,看见有两位守墓人正认真地清扫着陵园的每一个角落。经了解,阿里·艾哈迈德和麦达德这两位普通的巴基斯坦人,自1978年起便自愿义务在这里守护陵墓,迄今已陪伴这些中国英灵度过了四十载春秋。
 
  即使生活带来许多苦难和折磨,守墓的40年里,阿里和麦达德也从未放弃。2010年,年迈的麦达德辞世,儿子曼祖尔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和生活,遵循父亲的遗愿来到烈士陵园接替父亲工作,与阿里一同陪伴中国英灵。2015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伊斯兰堡会见巴基斯坦友好人士、友好团体代表,并向他们颁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阿里·艾哈迈德就是其中一员。
 
  贺光国的妹妹贺光辉表示,母亲从巴基斯坦回来后,就一直有为两位守墓人捐款的想法,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无法实现,这2万元钱里,有哥哥的抚恤金230元,生前存款800元,剩下的钱是母亲的全部积蓄,“这次算是实现了母亲的心愿”。
 
  “当时阿里·艾哈迈德和麦达德告诉我,他们会代代相传,守护88位烈士。”赵玉莲说,这笔钱不多,是她和所有烈士母亲的一点心意,希望让两位守陵人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感谢中国,感谢习近平主席。我本来只是一个无名的守墓人,在获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后,中巴两国许多人都很关注我,我国政府还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补贴。现在,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人自发加入到守墓的行列,他们想将这份事关荣誉和友谊的事业传承下去。”在活动现场,阿里·艾哈迈德拿出了当年的奖杯、证书和照片,表示在他看来,这份用青春和信念获得的荣誉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 编辑: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