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三门峡旅游“嬗变之路”——

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到全域旅游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1-28   打印
    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对黄河岸边的三门峡来说,“半城烟树”是对其大片森林的介绍,“半城田”则很好地描绘了这里的田园风光。不仅如此,三门峡还拥有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等厚重的历史文化,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都为三门峡旅游业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网讯:(记者 李博) 1986年区划调整后,三门峡在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率先推出“黄河游”,吸引了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开创了我市旅游发展的新篇章。也是从那时起,三门峡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弱变强……历经30个春秋,化蛹成蝶,发生巨大嬗变,走在了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从无到有,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1986年我市率先在全国推出‘乘船游黄河’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古老的三门峡,神奇的黄河游’这一初步品牌形象。”从事旅游业20多年的三门峡市旅发委副书记王保仁说,从那时起,三门峡旅游业开始进入探索阶段。
 
    也是在这一阶段,三门峡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黄河旅游公司和三门峡外事旅游车队、游船公司,建成了三门峡友谊宾馆,我市旅游业发展有了一块阵地,开始起步并快速发展。
 
    1992,一个特殊的年份,对三门峡旅游来说,是永载史册的一年——首届黄河旅游节当年举办,全名为“92中国友好观光年黄河之旅首游式暨首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资料显示,首届黄河旅游节共接待中外来宾1660人,参观游览的群众20万人次,扩大了“黄河之旅”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为三门峡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实现了“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目标,也为三门峡旅游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首届旅游节对三门峡旅游业意义重大,我记得非常清楚。”三门峡市公安局退休民警郭东方曾在首届黄河旅游节上担任安全警卫工作,他在回忆当时的盛况时这样描述:1992年4月20日,“92中国友好观光年黄河之旅首游式暨首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在三门峡市区黄河路街心花园开幕,主席台中央悬挂着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的旅游节会徽,主席台两侧“游黄河览胜景四海联谊同振兴,开三门迎宾朋五洲携手共繁荣”的条幅激动人心。上午10点整,旅游节正式开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上千只鸽子腾空而起,10万名观众欢声雷动……

热气球升空,为第23届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添彩 本报记者 杜杰 摄
    黄河旅游节对三门峡旅游业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有人形容它“像火车头一样带动着三门峡旅游业疾驰”。在举办了数届黄河旅游节的基础上,三门峡在迈入21世纪时提出了新的目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让黄河明珠更璀璨,让三门峡成为河南省西部山区的亮点,成为豫晋陕金三角地区的亮点,为河南增光添彩。
 
    2000年6月,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开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这标志着三门峡旅游业再次迈入新的征程。之后的几年,我市斥巨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倾全力开发旅游资源,高标准开展“创优”工作,城市现代旅游功能日趋完善,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在全市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努力下,2002年10月,我市“创优”工作顺利通过河南省旅游局的初验,并于2004年1月以优异成绩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获得荣誉的那一刻,三门峡人欢呼雀跃,无比自豪……
 
从弱到强,旅游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
 
    王保仁回忆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是我市动员最充分、参与最广泛、城市面貌改变最大的活动之一。随着“创优”的成功,一大批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从而确立了我市沿黄“三点一线”重点旅游城市的地位,旅游在广大市民心中的认知度迅猛提升,旅游意识不断增强。

第6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文艺演出 张建军供图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以及数届黄河旅游节的举办,给三门峡这座城市的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很多三门峡市民的记忆中,我市开展“创优”的几年,是我市现代旅游功能明显增强的几年,是旅游产业不断升级的几年,是城市环境日益完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几年。那几年,三门峡的城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道路交通市政建设不断加强,治安防范和综合治理得到强化,市容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空气更加清新,交通更加便捷,民风愈加淳朴,社会更加平安和谐……我市也在这次创建中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坚持发展特色旅游不动摇,把我市旅游业扶强做大,为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2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开幕式 本报资料图
    更让三门峡人自豪的是,伴随着黄河旅游节的不断“成长”,旅游节“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成效不断提升,从下面这组数据可见一斑:1992年首届黄河旅游节共达成对外合作、合资协议和意向54个,总计金额3.5亿元;2004年第10届黄河旅游节,签订合作项目和产品购销合同20个,总成交金额35.5亿元;2013年第19届黄河旅游节,签约经济合作项目61个,投资总金额461.8亿元。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富民产业,据统计,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47个产业的发展,关联到110个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解决1个人就业,可以带动5个人就业;产生1元收入,可以带动4.2元相关产业收入。事实证明,三门峡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市宾馆、餐饮、商贸、交通、物流等多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三门峡市又将展会引入旅游,先后举办了户外用品展、春季大型车展等展会,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推动了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广大市民也实实在在受益。
 
    62岁的市民李建国说,三门峡旅游业的发展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黄河旅游节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年来黄河旅游节开幕式主会场的变迁:从市区黄河路街心花园到经济开发区的露天体育场,从高大宏伟的三门峡体育馆到生机盎然的陕州公园草坪广场,从流光溢彩的三门峡南站广场到气势恢宏的三门峡国际文博城,这是三门峡旅游业发展的见证,也是三门峡沧桑巨变的见证。
 
    王保仁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三门峡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实现了由新的经济增长点向经济转型接续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的转变;在社会对旅游业的认知上,实现了由观望、怀疑向积极参与、共谋发展的转变;从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上,实现了从小行业向大产业的转变;从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上,实现了从聚一聚人气、造一造影响到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转变。
 
从点到面,全域旅游开启发展新时代
 
    2016年9月,三门峡市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全区域规划、分层次开发、大企业牵引、差异化竞争、品牌化运营”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和“把旅游业打造成为三门峡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吹响了发展全域旅游、推进转型创新发展、发力“三次创业”的号角。
 
    全域旅游是将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运作,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实现景区内外一体化。也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去年以来,三门峡市坚持“全区域规划、分层次开发、大企业牵引、差异化竞争、品牌化运营”的全域旅游发展原则,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全域旅游。一年多来,我市旅游业在全域旅游模式引导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景区27家(其中4A级12家),旅游星级饭店25家(其中四星级6家),旅行社57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4万人。2016年的旅游数据显示,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3028万人次,同比增长12.7%;旅游业总收入258.2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了“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的开门红;今年以来,我市各项旅游事业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尤其是三门峡作为河南省唯一入围的城市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一路过关斩将,以优异战绩进入“魅力中国城十强”,让全国人民认识、了解三门峡,共同领略“天鹅之城”的独特魅力。

第2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舞龙灯表演 张建军供图
    “在全域旅游时代,我们要树立‘旅游+’概念,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插上‘旅游’的翅膀,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三门峡市旅发委主任毋慧芳表示,要充分利用现代工业企业、特色作坊和厂矿遗址,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充分利用我市良好的文体会展、购物场所、自然生态和名特物产,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体育产业、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绘画摄影、学术研讨、高端养老等新兴旅游产业;积极整合我市现有演艺资源,围绕白天鹅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的大型演艺旅游品牌节目;支持创办文化旅游创意企业和旅游文化娱乐企业,推进道情皮影、陕州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用,加大对特色旅游商品的支持力度,塑造名牌名品;迎合市场主体需求,规划建设一批个性鲜明、特色突出、融于自然、宜旅宜居的主题休闲度假酒店,形成新的旅游引爆点,拉动旅游休闲度假消费。
 
    不仅如此,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我市多个行业主动要求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而培育各自产业新动能的“+旅游”,虽然仅是一个加号位置的移动,却昭示着全新的、大格局的三门峡全域旅游时代悄然而至。
 
    目前,三门峡正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理念,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以沿黄半岛景观带为主体框架,构建以休闲度假为要素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一核两轴七区”的旅游发展格局。未来,三门峡以做大叫响“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旅游品牌为目标,进一步加快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持续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我市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努力把三门峡建设成重要的黄河旅游目的地城市、豫晋陕金三角旅游集散中心城市和河南旅游的西部门户。
责编:徐伟

( 编辑: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