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俗文化承载着本地区的历史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群众性,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的魅力瑰宝和鲜明标志。 千百年来,三门峡孕育、滋养了一大批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春节民俗。这些民俗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不断发展变化,展现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形象。如今,地坑院里听锣鼓书,正月十五看玄天锣鼓、赏灵宝社火表演等,已渐渐成为新时代三门峡人集体的“年”的记忆。在戊戌狗年即将到来之际,本报推出“寻访地方特色春节民俗”系列报道,和读者一起寻找过年的“味道”,敬请关注。 豫西过年,离不开热烈奔放的锣鼓表演。在一代又一代三门峡人的记忆里,每逢新岁,崤函大地的新年钟声都伴随着热闹的锣鼓声一同响起。 随着戊戌狗年的脚步渐近,三门峡市湖滨区崖底街道和高庙乡的许多村子里,老艺人们开始将收纳整齐的锣、鼓、演出服装、各类道具拿出来,在小心擦拭掉表面的浮尘时,那一阵阵熟悉的鼓点,已经在他们心中敲响起来。 “一进腊月,啥事也比不了耍锣鼓这事大。”1月18日上午,崖底街道玄天锣鼓队多年的编导、指挥兼旗手耿国安说,“为了给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做准备,我已经开始设计新的鼓点节奏和表演动作了。”今年63岁的耿国安是河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谈起玄天锣鼓,他认为,这是过年期间三门峡人无法割舍的一道“文化大餐”。“最近几年正月十五市区举行的社火表演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玄天锣鼓,由百余名演员参加,气势恢宏,敲打出的鼓点震撼人心,看完这样一场演出,只觉得脸红心跳,痛快极了!”家住市区永兴街附近的陈永强说。 据了解,玄天锣鼓的表演形式在崖底街道由来已久,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名称不一,近年,玄天锣鼓的传承人取本地古遗址玄天庙中的“玄天”二字为其命名,每年表演时间集中在农历正月期间。表演需要用到大小鼓、镲、锣、铙四种乐器,其中,大鼓的直径较大,在1米以上。 玄天锣鼓发展到今天,主要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以架子大鼓为核心,四周站立持镲、锣、铙的演员,表演时声音巨大、威武壮观、如雷震耳;第二种以指挥领旗为主,演员以直径43厘米至48厘米的盘鼓斜跨在肩上,表演灵活、节奏较快,便于进行舞蹈动作。近年来,农历正月十五社火表演中最让观众称奇的,是玄天锣鼓的表演队伍总能结合当年的生肖造型表演鼓舞动作。“羊年时,我们设计了‘金羊闹春’‘二羊争春’等造型,鸡年时‘闻鸡起舞’等动作也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耿国安说。距离农历新年还有20多天,怎样突显新一年“兴旺”的主题,成了耿国安等民间玄天锣鼓表演艺人经常在一起探讨的话题。 2015年,三门峡市组织开展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认定、命名工作,最终,玄天锣鼓以传统舞蹈类项目顺利入围。这不仅为民间艺人注入了坚定的传承信心,也激励更多年轻人投入到玄天锣鼓的学习、表演中去。曾参与社火表演的河南科技大学学生马帅说:“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锣鼓表演,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豫西传统民间文化孕育出了多种鼓舞表演形式。在近年的民间社火表演中,湖滨区高庙乡黄底村的牛抵头锣鼓以其形式独特、互动性强的表演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从18岁起就跟着老艺人们到市区参加各类锣鼓比赛。30年来,我的过年记忆与牛抵头锣鼓深深交织在一起。对于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村民来讲,有牛抵头锣鼓表演的新年才叫过年!”今年48岁的郭社林是牛抵头锣鼓的非遗传承人,近日,谈起牛抵头锣鼓,刚做完一场手术、仍在住院的他神情激动。 “牛抵头锣鼓少说也有百余年历史,村里的老人说,他们小时候就有过年期间看牛抵头锣鼓表演的传统。”郭社林说。据了解,牛抵头锣鼓表演通常以20至30人为一支队伍,演员在击打腰间小鼓的同时,配合大鼓、镲、锣、铙等器乐,做出幅度较大的舞蹈动作,因常常模仿两牛抵头、对抗时的动作而得名。由于需要表现出牛抵头时两牛激烈对抗、争锋的动作,参与的演员数量均为双数,表演进入高潮时,作“牛抵头”状的演员们忽而快速贴地劈叉、忽而又腾空而起,让观众啧啧称奇、大呼过瘾。百余年来,这种鼓舞形式只在黄底村传承,因此演员基数较少,但其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尤为引人注目。 为了将牛抵头锣鼓传承发扬下去,2013年,郭社林与村里的老艺人们一道将牛抵头锣鼓的鼓点、韵律以书面的形式编排整理了出来。“过去,我们学习牛抵头锣鼓只能靠老艺人间的口口相传。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可以根据鼓谱学习,更加方便了。”郭社林说。 2011年,牛抵头锣鼓被评为三门峡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随着人们的关注度增加,更多年轻人不断加入,郭社林开始在传统表演的基础上创新音乐节奏、表演动作。他认为,“老中带新”的牛抵头锣鼓一定能继续承载黄河岸边人们的浓浓乡愁。“马上就要过年了,我准备回去和村里的老伙计们合计一下更新演出服装和道具的事,抓紧排练,在新年里为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表演。”郭社林说。(记者 徐小龙) ( 编辑:徐伟 ) |
“寻访地方特色春节民俗”系列报道之一
锣鼓声声 辞旧迎新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1-22 打印

- 上一条:铭记创业者 不忘挖井人
- 下一条:方向乐队 重温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