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3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创新驱动 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系列访谈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4-08   打印
  开栏的话
 
  3月29日,市委书记刘南昌《打好创新驱动发展牌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发表后,在全市上下引发热烈反响。为深入学习领会刘南昌同志对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的寄语要求,全面抓好落实,进一步营造集高新产业新业态于崤函大地、聚天下英才于三门峡的良好氛围,为发力“三次创业”贡献强劲力量,本报从今天起开设《创新驱动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系列访谈》栏目,对市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访谈。
 
聚天下英才 兴崤函伟业 

——访市人才办主任吴刚
 
  “创新驱动发展,关键靠创新,根本在人才。”日前,市人才办主任吴刚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市委书记刘南昌对我市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再次寄语,对人才工作进行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为我市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近年来,各地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我市审时度势,实施“人才新政”,谋划人才工程,将人才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摆上了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
 
  创新政策,营造环境聚才。创造充满活力的政策环境,出台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1+8”系列文件,形成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创造施展所长的创业环境,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创造重才爱才的社会环境,加快建立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
 
  创新思路,用好抓手引才。从实施人才工程、全面加强院企院地合作两个方面入手,坚持“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智”双管齐下,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频共振,坚持“项目引进”与“平台建设”有机结合,厚植人才发展潜力。
 
  创新载体,突出重点育才。切合实际谋划人才培养工程,统筹各类人才培养,激发人才“内生”动力。培育重点行业优秀人才,推进产业人才培养工程,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开展“专家服务进基层”活动,形成破解基层发展难题、培养基层急需人才、促进人才建功立业的多赢局面。
 
  创新机制,强化保障兴才。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资金保障,市、县两级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强化考核奖惩。
 
  东方风来满眼春。三门峡正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襟与气魄,诚邀天下英才,共谋发展大计。实施“人才新政”以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工作形势喜人,目前已受理人才(团队)113个、人才项目69个。
(记者 柴锦玉 )

以全面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访市商务局局长刘文祥
 
  “商务部门作为开放的最前沿,是我市转型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刘书记的寄语为商务经济的发展再次明确了方向与任务,全市商务系统将紧扣开放创新这一主题,全力助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近日,市商务局局长刘文祥接受采访时表示。
 
  “创新是驱动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也是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必经之路。”刘文祥表示,全市商务部门将从四个方面发力,全力助推我市经济转型创新发展。
 
  一是增强对外开放综合带动作用,构筑全面开放新格局。创新构建顶层设计,着力完善开放长效机制;加强自贸区联动发展区、国家贸促会培训基地等开放载体和平台建设,积极融入国际顶端产业链;扩大开放合作领域,强力推进大数据产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科技教育、医疗保健等对外开放。
 
  二是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开辟引资引智新局面。以激活传统动能、培育新动能为主攻方向,着力推进全链条式招商;探索通过以资源、市场换项目,围绕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开展重点招商;深入推进“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频共振,促进高端人才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度融合。
 
  三是释放电商产业新活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依托我市产业基础,培育特色产业,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加速产业融合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引领,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推动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稳定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
 
  四是深入推进“效能革命”。运用科学管理手段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不断提升服务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创新服务方式,以更高效率、质量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在“放权”上求实效,在“监管”上做文章,在“服务”上谋突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助力我市国家级高新区创建。(记者 陈林道)

责编:徐伟


( 编辑: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