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五彩三门峡”更加出彩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9-17 作者:王婉媚  打印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发力“三次创业”系列报道之一

文/本报记者 王婉媚 图/本报记者 孙猛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灵宝黄金为代表的三门峡黄金产业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


作为已有400多年栽培历史的特色产品,我市围绕大枣深加工,扩展了灵宝大枣的产业链条。


作为已有400多年栽培历史的特色产品,我市围绕大枣深加工,扩展了灵宝大枣的产业链条。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灵宝黄金为代表的三门峡黄金产业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位于三门峡中心商务区的黄金硅谷城。


划历经3年的建设发展,国家4A级景渐成盛景,豫西百草园规成为三门峡的又一个旅游胜地。


 

  发力“三次创业”,实现“五彩绽放”。

  2017年6月25日,三门峡市转型发展攻坚推进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刘南昌强调,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打造以“黄、白、黑、红、绿”产业为主的“五彩三门峡”。

  一年多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以转型创新发展为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做大增量、盘活存量、主动减量,着力发挥优势,打造“五彩三门峡”、建设“三地五中心”,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崤函大地到处散发着“五彩三门峡”的独特魅力。

  黄金产业为“五彩三门峡”增光添彩。

  在灵宝市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桐辉精炼分公司,通过参观通道可以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开展黄金冶炼工作。作为灵宝黄金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之一,该公司提出“立足灵宝,放眼全国”,打造中西部最具影响力金银贸易中心的远大目标,重点发展黄金保证金交易品种,黄金采、选、冶、精深加工、网上交易的完整产业链逐步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灵宝黄金为代表的三门峡黄金产业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培育了中原黄金冶炼厂、灵宝金源矿业公司、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黄金冶炼能力占全国40%以上。

  依托黄金冶炼伴生金属铜的产业优势,我市大力发展以电池用铜箔为代表的铜精深加工产业,形成了以华鑫铜箔、金源朝辉铜业等主的铜箔生产企业,不断提升锂电池铜箔、压延铜箔国内市场占有率,着力打造黄金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努力把三门峡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黄金之都”。

  铝工业是三门峡的优势产业,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走进三门峡戴卡轮毂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台井然有序搬运轮毂的机器人,一条条铝合金轻量化轮毂自动化生产线。该公司引进“工业4.0”先进理念和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由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变,成为国内铝合金轮毂轻量化高技术的典范,目前正着力打造国际化“私人定制”铝合金轮毂基地。

  为加快打造“五彩三门峡”,我市积极引导支持优势企业介入铝工业发展,加快技术创新,目前建成了以生产氧化铝为主的河南开曼铝业公司、东方希望铝业公司,以生产电解铝为主的恒康铝业公司,以铝精深加工为主的戴卡轮毂等企业,拥有氧化铝产能600万吨,电解铝产能41.5吨,铝材料产能27万吨,铝合金轮毂产能800万只。

  做大做强煤及煤化工产业,打造“五彩三门峡”。

  在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PBT成品库,可以看到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以煤炭为原料生产出化工产品PBT,以及由纺丝级PBT制成的仿羊毛衫,一件白“毛衫”与一块黑煤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来自常熟市丰瑞欣塑化材料贸易有限公司的测试报告显示,该公司纺丝级PBT断丝率、拉伸强度等均满足高速纺丝和中速纺丝要求。

  这是义马市探索煤及煤化工产业转型的有力实践。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义马市就开始探索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经过近30年的建设发展,义马市逐步建成了义马气化厂、开祥化工和义煤综能三大龙头企业,各自发展了煤气化副产品延伸加工产业链条、甲醇精细加工产业链条、甲醇蛋白为主的煤化工产业链条,正在延伸产业链、开发新的煤基化学品,把三门峡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煤及煤化工产业基地。

  以苹果、大枣为代表的“红色”农业是三门峡的亮丽品牌之一。

  在二仙坡果业有限公司的果品基地,满树茂密的苹果个大饱满,一个个果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节能日光育苗温室,该公司正在利用植物组培技术培育良种苗木,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800多万亩果园提供果苗。

  临近中秋,灵宝大枣已经成熟,市场上随处可见又红又圆的大枣。今年3月,经三门峡检验检疫局合格评定,灵宝某公司加工生产的7.4吨大枣顺利出口越南,这是三门峡市首次出口枣制品。作为已有400多年栽培历史的特色产品,我市围绕大枣深加工,扩展了灵宝大枣的产业链条。

  一直以来,我市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出发,因地制宜、遵循规律,按照打造“五彩三门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调结构、强特色、促融合、增收入”,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持续促进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5%以上。

  绿色发展引领经济转型。近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探索了一条具有三门峡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初秋时节,卢氏县豫西百草园内的数百亩紫薇、凤仙、万寿菊、千日红、格桑花等花团锦簇、迎风摇曳,步入花海芳香扑鼻,引来一群群蝴蝶在花丛中乱舞,情景如梦似幻。8月25日至26日,该景区举办了首届花海美食节,千亩七色花海、豫西特色美食、热闹的民俗表演,把景区装扮成了彩色的欢乐海洋。

  豫西百草园规划面积3万亩,核心示范区占地面积1千亩,是一处集中草药种植、中医药养生体验、四季水果采摘、特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生态旅游示范园区,历经3年的建设发展,国家4A级景渐成盛景,成为三门峡的又一个旅游胜地。

  打造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产业形态,做大做强黄金产业、铝及铝精深加工、煤及煤化工、特色农业,重点发展绿色制造、智能服务、旅游和大健康产业,以“黄、白、黑、红、绿”产业为主的“五彩三门峡”,正在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强劲力量。



  (短评)

  让“五彩三门峡”更光彩夺目

  有思路才有出路,有特色才能发展。

  三门峡是一个成熟型资源城市,但随着形势发展,原来以传统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发展路子越走越窄,倒逼全市走上转型创新发展之路。

  转型要往哪里转?“黄、白、黑、红、绿”,是三门峡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也隐藏着三门峡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打造“五彩三门峡”,其实就是解决三门峡在加快转型创新发展过程中“往哪里转”的问题。

  打造“五彩三门峡”,要求我们不仅要发挥优势和特色,让“黄、白、黑、红、绿”五彩更加凸显,还要以开放创新驱动为动力,围绕这五个领域来谋划新的产业链,推动产业之间形成互融共进的良好局面。只有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提高区域竞争力,才能让“五彩三门峡”更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婉言)


( 编辑: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