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发力“三次创业”系列报道之三
文/本报记者胡文超 图/本报记者孙猛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党员走在前,工作就不难”……这些耳熟能详的口号都印证了一个道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市七次党代会以来,三门峡涌现出一批以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党支部书记张东堂为代表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逐渐提升。
![]() 为了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局面,保障经济发展高质量,2018年4月12日,全市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扎实开展“铸魂、健体、强基、固本”工程,创新探索“党建强则事业兴,作风硬则士气高”的新路子,强调要夯实思想政治建设根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全市党的建设质量。
“铸魂工程”,夯实思想政治建设根基;“健体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基工程”,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固本工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为确保“四大工程”顺利推进,市委书记、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南昌主持召开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议了《市委2018年党建工作要点》等10个系列文件,全面部署我市党建工作。各级党委压实党建责任,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深化常态化督查机制,营造大党建浓厚氛围。
风涌潮涨,旗动人随。开展党建“四大工程”,极大地激发了三门峡各级党员干部抓党建、促发展的热情,推动了农村、城市、国有企业、“两新”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等五大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升级上水平。
![]() ——扎实推进“三年强基工程”,农村党建取得新成效。各县(市)、区委狠抓“三级联动”,落实县级领导包乡包村机制,健全乡级工作责任体系,积极开展“脱贫致富感党恩”“党员周行一善”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擦亮身份、发挥作用、树好形象,探索“能人带动、参股入股、项目带动、盘活资产、集约化经营”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夯实基层基础,汇聚脱贫攻坚力量。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城市党建开拓新局面。各县(市)、区委探索打造“城市党建共同体”,建立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两新”组织和新兴领域共同参与的城市党建新模式。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打通“办事处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服务渠道。在社区构建党工委领导、支部主导、党员带头、驻区单位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升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 ——以党建助推企业改革转型,国企党建实现新发展。为发挥国企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打造党建“红色引擎”,我市国企大力实行领导联系和工作推进周例会制度,坚持“党组织最后撤离”,及时化解各种矛盾问题,积极推进已改制的国企属地化管理,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领、难点问题有党员攻、关键项目有党员盯,激发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推动国企党建工作高质量开展。
——丰富“三门峡模式”内涵,非公党建得到新提升。我市按照“强基、拓面、提质、创新”的总要求,创新组织设置形式,推动非公党建工作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还成立了省内首家市非公党工委党校,已开展党务培训5期,受训720余人次,为非公经济发展注入“红色动力”。河南骏通公司党委的“三个一刻钟”、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党委的“每周一升国旗”等众多“红色基因”,已经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实行“三个同步”,社会组织党建迈出新步伐。我市实现社会组织成立与党组织组建工作同步、社会组织年检与党组织检查同步、社会组织业务与党组织业务同步,将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一并纳入年检内容,定期掌握社会组织党建情况;将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情况列为考评内容,对未组建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原则上不允许评获4A以上等级。全市正常开展工作的社会组织599家,已建立党组织297个(其中单独组建155个),覆盖526家社会组织,覆盖率达87.8%。
——深化党建目标积分管理,机关党建跨上新台阶。我市以“3+2”科学机制为抓手,建立健全党建目标统筹考核机制及奖惩制度。对95个市直单位和8个县(市)、区全面推行党建目标积分管理,年初将7项重点任务逐一分解细化为20项具体目标,将党委(党组)、机关党组织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抓党建的责任指标量化、细化,逐单位逐项建立党建目标积分管理工作台账,通过“三门峡市机关党建云平台”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审,推动我市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
![]() 随着党建重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党建强则事业兴,作风硬则士气高”的思路不断得到印证,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不断彰显,三门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如今,“学党章、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已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的共识。在广大乡村,越来越多“见困难就上,见利益就让”的村党支部书记得到群众拥护;在各个社区,“爱心哨”“爱心巷”“爱心时间银行”“三色服务”等一批社区党建特色服务品牌让市民倍感便捷。
高质量的党建塑造同心同德,蓬勃昂扬之势让三门峡高质量发展动力沛然。
短评
抓党建振士气聚合力
随着党建“四大工程”不断深入推进,三门峡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基层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立足岗位做贡献,我为党旗添光彩”已经从口号转化为行动。
行百里者半九十。各级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党建“四大工程”,立足本职岗位,锤炼党性、改变惯性、治理惰性,深化“效能革命”,优化政治生态,凝聚发展合力,担当作为、忠诚奉献,发力“三次创业”,深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聚焦打造创新、投融资服务、对外开放、产业承接、人才五大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激活转型创新发展的重大要素,加快把三门峡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征程中贡献强劲力量。(胡文超)
( 编辑:徐伟 ) |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9-25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