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渑池:因地制宜兴产业 精准发力促脱贫

——建设“百千万”工程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3-07   打印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走进渑池县广大农村,随处可见干部群众忙碌的身影:育苗、整地、搭棚……一幅产业兴旺的画卷令人赞叹。
 
  近年来,渑池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大、最核心的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来抓,紧扣“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具体要求,立足县情,开拓创新,围绕“双椒一药”(花椒、辣椒和丹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以户有增收项目、村有特色产业、县有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目标,充分激发贫困村和贫困户内生动力,呈现出产业加快发展、贫困群众加快脱贫的良好态势。
 
  渑池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土层厚、坡度大、日照充足、降水量小,非常适宜“双椒一药”生长,已有20年以上的花椒、辣椒种植传统,丹参种植也有10年以上,并且渑池丹参已成功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不召寨村花椒远近闻名,已成为周边地区花椒集散地,年交易额达1600万元。
 
  渑池县委、县政府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提出了建设中原花椒第一县、全国道地丹参第一县的目标,大力实施“双十百千万”工程(建设10个科技示范园、10个综合市场、100个专业示范村、每个乡镇建成2个2000亩产业走廊、培训1万名乡村土专家),确保到2020年,全县贫困户“双椒一药”主导产业发展覆盖率达到95%,形成以“双椒一药”为代表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该县专门成立了产业扶贫硬仗专项工作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县扶贫产业发展;乡、村两级分别成立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县谋划到乡、乡谋划到村、村谋划到户的产业发展责任目标体系,做到规划面积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推进落实到村、到人、到时限。
 
  为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双椒一药”,该县还研究出台了一系列连民心、接地气的鼓励奖补政策,县财政每年专门拿出1500万元,用于奖补“双椒一药”主导产业连片集群发展。
 
  截至2018年年底,该县花椒产业规模已达27万亩,位居全省前列,建成花椒产业示范园14个、花椒专业村48个,形成了北部、中部、南部三大特色花椒产业带,并建成了豫西地区最大的花椒集散地,年产值3亿元;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规模10万亩,丹参、柴胡、黄芩三大道地品种优势凸显,“渑池丹参”成功入选河南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辣椒产业得到新提升,落实辣椒杂交新品种合同种植面积3万亩,全县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累计带动6405户贫困户发展“双椒一药”3.8万亩,户均5.2亩,全面达产后,户均年增收可达2万元。

( 编辑: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