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三门峡市市长安伟(记者梅淑娥摄影)
3月6日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在河南大厦,就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方面内容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三门峡市市长安伟。
中国经济信息:三门峡市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安市长,您能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安伟:好的。三门峡市的乡村振兴,我们着力的是乡村特色农业发展,因为乡村振兴首先要推动产业振兴。经过持续努力,三门峡市特色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85%以上。果品业方面,总产量23.26亿公斤,位居全省第一,其中苹果18.6亿公斤;实现林下经济产值72.9亿元。畜牧业,中药材方面有长足发展,质量兴农不断加强,灵宝市被命名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卢氏黑木耳”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和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灵宝香菇”被授予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品牌强农不断提升,灵宝苹果获得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信息助农不断拓展,成功举办首届农民丰收节西部分会场·灵宝苹果采摘季活动;1139个行政村完成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涉农电商发展到2500家,网上交易特色农产品300多个,交易额18.5亿元以上。科技强农不断深化,实施“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推广实用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建成农业科技领域平台51个。
抓好农民增收,推动生活富裕,是三门峡市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我们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坚持“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深入实施教育、医疗、水利、交通、电网等五大专项方案,统筹抓好易地搬迁扶贫和产业发展扶贫,积极推进“输血变造血,死钱变活钱、保底变保富”试点,确保贫困人口稳步脱贫。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35.7万户,占应确权农户数的97.16%;稳步推进财政支农改革、供销社改革、水利改革、国有林场改革、金融扶贫改革等。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信用评价、风险防控、产业支撑“四大体系”,大力推广陕州区、卢氏县金融扶贫模式,小额扶贫贷款户贷率达40.66%,位居全省第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兜底保障规范运行,特殊群体得到关爱救助,留守儿童老人妇女得到关爱保护,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信息: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我们了解到,三门峡市被确定为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市。请安市长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安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门峡市被确定为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市,灵宝市、卢氏县、渑池县、陕州区为示范县,2018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开展培训690余期3.5万余人次。我们着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振兴。三门峡市开展“专家服务进基层”活动,选派各类专家人才1100余人,实施帮扶项目1500多个,直接受益群众达2万人次。全市在管农村优秀实用人才966名。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数2.21万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实体21821个,带动就业58254人。
中国经济信息: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请问三门峡市是怎么做的?
安伟:三门峡市着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推动文化振兴。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59个。实施陕州地坑院、卢氏大鲵湾旅游景区、汤河天浴温泉度假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18个,入选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9个;成功举办首届花椒乡村旅游采摘节、“花开金城·果乡之约”中国首届苹果花节。创建文明乡镇40个,文明村419个;918个村(社区)建立“一约四会”制度,其中贫困村125个。加强文化与农业相融相促,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和文化下乡活动,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大型现代曲剧《大山的儿子》,获河南省“文华大奖”等8项大奖。
我们着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组织振兴。以实施农村“三年强基工程”为抓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评选“五星级”村支部498个。开展消灭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消灭集体经济“空白村”,使全市8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5万元。2018年,全市有集体经济的村已累计达到852个、占67.1%。选派389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其中17名被表彰为河南省优秀第一书记,9名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党员积分管理工作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等主流媒体刊登报道。举办党性教育大讲堂820余期,开展党员活动日14500余场次。加快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农村的宣传、整治、打击力度。加快重要部位、复杂场所和农村薄弱地区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联网,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治理体系,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完成全市1267个村党组织、129个社区党组织以及1270个村委会、129个居委会的换届选举。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推进“一栏一纸一网”村务公开。
中国经济信息:三门峡市乡村振兴中怎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
安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一直注重坚持绿色发展,用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振兴。我们出台《三门峡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创建“四美乡村”108个,“四美乡村”示范乡镇2个,“五美庭院”10671个。开展市场化保洁的县(市、区)3个。“厕所革命”步伐明显加快,制定《三门峡市农村厕所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建设完成三类标准以上公厕的行政村418个,新建107个,累计完成户厕改造53961座。农业绿色发展明显增强,建立完善苹果、食用菌等13种主导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4个,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18个;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5%以上。村容村貌建设明显提升,新硬化村内道路189.3公里,完成通组、排前道路建设的行政村520个,公共照明行政村494个,创建卫生县3个、卫生乡(镇)5个,建设文化广场的行政村539个。生态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实施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和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9.52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55.9万亩,建设市级精品工程示范点9处4700亩、精品示范路段10处53.96公里;持续推进黄河湿地生态治理。经济日报发
( 编辑:李建新 ) |
全国人大代表安伟:新动能新业态促进乡村振兴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3-13 打印

- 上一条:用实际行动守住绿水青山
- 下一条:三门峡:围绕特色产业建设农业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