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清脆的鸟鸣唤醒了沉睡中的卢氏县徐家湾乡桐木沟村。
不到6点,石红太便在香菇大棚里忙碌着,裤子被水浸透也浑然不觉。看着眼前的一幕,很难想象,一年前的石红太一家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户。
51岁的石红太和妻子吕彩芹搬迁之前由于居住条件差,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整天无所事事。桐木沟村“两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石红太一家贫穷的“症结”在于内生动力不足,要想真正实现脱贫,不是简单给钱给物就能解决的。于是,每次见到石红太,村“两委”班子成员都会苦口婆心做他的思想工作,宣讲国家扶贫政策,激发他的内生动力。日复一日,石红太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
2018年7月,徐家湾乡13个农村合作社建立了44个香菇大棚,村“两委”班子成员又去动员石红太,让他去试试。一听不用投本,还有保底收入,石红太点头答应了。
不想这一试,他竟逐步成了香菇栽培的行家里手。现如今,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住进搬迁小区的石红太,积极要求加入了香菇种植合作社,夫妻俩经营的8000多袋香菇,按照现在的行情,年底预计净收入将有3万多元。
好好干,不但能挣到钱,还能赢得村民的尊敬,这是石红太从未体验过的感觉。
据不完全统计,在卢氏县的产业扶贫中,仅农业项目就已发展到230多个,主要包括菌、药、果等方面,这些项目给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有效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华丽转变。(丁海涛)
( 编辑:李建新 ) |
从“要我脱贫” 到“我要脱贫”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7-03 打印

- 上一条: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 下一条:众手扮靓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