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牛富江通讯员张海军高长军)8月5日,晨曦微露,卢氏县官坡镇沙沟村赵保正、夏春玲夫妇早早来到地里采摘烟叶。赵保正一家2016年被识别为贫困户,今年他们家种了7亩烟叶,前一天晚上出炕的300多公斤金灿灿的烟叶让夫妇俩喜不自禁:“一亩烟叶收入5000元不成问题。”
近年来,卢氏县注重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赵保正一家和其他贫困群众一样,变“苦熬”为“苦干”,大力发展脱贫致富产业。赵保正年年栽种烟叶,还发展代料香菇近万袋,他让儿子到北京送外卖,家里的产业全靠夫妇二人,一年到头早起晚睡不闲着,纯收入达到六七万元,2017年年底就脱了贫,今年年初还被评为标兵户,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起得早、吃饭早,主要是群众都知道苦干、实干、大干了。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群众这两年都明白了这个理儿。”沙沟村党支部书记马建设说,“像赵保正这样的典型太多了。”
村里贫困户马建斌,三年来年年种植10多亩烟叶,最多时一年还要种3万多袋代料香菇,还在镇区办了一家羊肉馆,年收入较为可观。有两个病人的他家去年年底顺利脱贫摘帽。
沙沟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60%。这个当年卢氏县贫困发生率较高、脱贫难度较大的深度贫困村,预计到今年9月底,贫困发生率将降到1.46%,能够顺利脱贫摘帽。
行走在卢氏大山深处,看到的是一个个努力奋斗的身影,听到的是一个个贫困户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就连以前少部分有“等靠要懒”思想的群众,内生动力也得以“爆燃”。
之所以人人实干、户户比拼,在于卢氏县广泛深入开展典型带动、政策宣传、技能培训和文艺陶冶等扶智扶志举措,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该县树立了全国自强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提名奖获得者杨书春,“电商状元”卫飞舟,省级劳动模范张卢峰等一批先进典型;创作拍摄了脱贫攻坚主题电影《铁拐》。同时,该县创新载体,连年开展文明诚信家庭争创活动,通过制定标准、政策激励、全员参与,从村到乡到县层层申报、评选、表彰,对标兵户、文明户给予金融扶贫、项目扶持和教育、医疗乃至旅游、乘车等政策激励,帮助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在全县形成了“争当标兵户、文明户,不当、耻当贫困户”的浓厚氛围。
内生动力得到激发,产业发展劲头十足。仅去年,卢氏县新增核桃种植20万亩,新增连翘种植10万亩。156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全县建起培训就业基地44个、产业基地375个、增收大棚3290个。1.6万余户贫困户户户有3项以上脱贫增收产业,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年初的18.9%降到2018年年底的3.41%,预计今年9月底将实现全县脱贫摘帽。
( 编辑:李建新 ) |
变“苦熬”为“苦干” 既“扶智”又“扶志”
卢氏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十足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8-08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