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驱车驶入卢氏县杜关镇显众村,拓宽后的水泥路平整宽阔,农用车拉着刚烘烤完的烟叶稳稳驶过,车轮碾过路面的沙沙声里,混着田间烟农的谈笑声。 说起这条水泥路,村民们都不约而同提起了市烟草专卖局驻显众村第一书记夏艳涛:“夏书记来了以后,路宽了、灯亮了,种烟有技术、喝水更放心,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 朴实的夸赞里藏着夏艳涛驻村3年的实干足迹。今年以来,他更是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发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驻村干部的使命担当。 “给钱给物,不如建好党支部。”夏艳涛深知要让乡村振兴落地生根,建强基层党组织是关键。驻村伊始,他便牵头开展党建“结对共建”,通过“理论联学、组织联建、活动联办”提升班子战斗力。 他创新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将政策宣传、产业帮扶、环境整治等工作量化为积分,每月公示排名,彻底点燃了党员干事热情。同时,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现在村里的大事小情都通过‘四议两公开’商量,政策明、账目清,咱们跟着干心里踏实!”村民杨书明的话,道出了显众村的新变化。 基层治理有了保障,如何让村民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是夏艳涛一直关注的重点。 显众村海拔高、土壤肥沃,是传统烟叶种植区。但夏艳涛在走访中发现,烟农种烟缺技术、采收缺工具,限制产业发展。 他第一时间就向派出单位汇报了村里的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针对村民种烟技术薄弱的问题,开办了职业烟农夜校,从整地起垄到采收烘烤,每个关键环节都邀请专家授课,累计培训500余人次,不少村民从“门外汉”变成了“技术能手”。 为了推动烟叶产业从“传统种”向“科学种”转型,今年以来,他牵头探索“党建+村集体经济+烟叶品种试验”融合模式,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在去年流转100亩土地的基础上,继续流转120亩开展烟叶种植,同时争取到烟叶科技实验项目,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与科研项目协同发展。 在此基础上,他还牵头建设了“河南卢氏烟草科技小院”,与河南农大、郑州烟草研究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生产”开展技术研发与推广,不仅为显众村烟叶生产注入科技活力,更辐射带动杜关镇及周边烟区的科学种植水平提升。 “现在种烟不光有新技术,还有新设备,种出来的烟叶成色好、产量高,好多户人家都从外地回来开始种烟叶了。”烟农姚振江说。 截至目前,显众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已实现收入近5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30万元,村集体实现净收入10万元左右,为乡村振兴筑牢产业根基。 烟叶产业红火了,夏艳涛没忘了把民生实事办进村民心坎里。今年,他争取到4.5万元帮扶资金,为村里打凿深水机井、安装净水设备,彻底解决了300余户村民的饮水难题。村民们都夸:“夏书记办的都是实在事!” 然而,夏艳涛的工作远不止这些: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常态化走访排查,紧盯“三类户”防返贫,给有需要的村民申请公益性岗位;协调建成两个光伏电站,年收益4万元充实村集体经济;成立专业化植保飞防服务队,服务周边近2000亩农田…… 从建强党组织凝聚合力,到兴产业带动增收,再到办实事改善民生,夏艳涛把显众村当成自己的家,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解决了一个个难题,让显众村焕然一新。 如今的显众村,支部强、产业兴、环境美、民心齐,正朝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稳步前行。而夏艳涛这位“实干答卷人”,仍在继续书写着为民服务新篇章。 ( 编辑:tln ) |
“记录乡村振兴一线 聚焦驻村第一书记”系列报道之四
驻村为民显担当 实干铺就振兴路
本报记者 张静怡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8 打印



豫公网安备 4112020200004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