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院村村干部和群众参加缅怀活动。 ![]() 陕县党史办原主任刘全生向腾讯·大渝网工作人员介绍李家钰在陕县与日寇英勇奋战的情况。 6月21日上午,腾讯大渝网“重走川军出川抗战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采访团11名成员,从洛阳抵达三门峡,前往陕县张汴乡寺院村旗杆岭,采访当年在此抗日殉国的李家钰将军的旧事,了解川军将士英勇抗战的悲壮事迹。三门峡日报社、三门峡广播电视台、河南三味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陕县史志专家等,协助腾讯大渝网一行,顺利完成这次跨省采访活动。 宣传川军抗战事迹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腾讯大渝网推出“重走川军出川抗战路”大型系列报道活动,计划历时45天,跨越11个省、市,全面采访报道川军出川抗战的事迹。
据采访团领队杨晨介绍,经过半年多策划,“重走川军出川抗战路”采访团于5月18日从重庆出发,到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山西等11个省、市进行采访,历经6000公里。每到一个城市,采访团就征集“重走川军出川抗战路”万人签名,以及对抗战老兵和伟大祖国的祝福。截至6月22日,已刊发报道31篇,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
据采访团联系人耿骏宇介绍,腾讯大渝网是重庆市影响力很大的一家网站,也是第一家开展“重走川军出川抗战路”活动的媒体。抗日战争中,几乎整个战场都有川军战斗的足迹。重走川军抗战路,是为了宣传川军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出川作战,捍卫祖国,不怕牺牲的光荣历史,从而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这次来三门峡采访的唯一一站,就是到陕县了解李家钰抗战殉国的事迹。
掩护军队有序撤退
李家钰(1892—1944年),四川蒲江人。抗战爆发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7军军长的李家钰,主动请缨出川抗战。1940年至1944年春,李家钰部担负河南陕县、渑池、灵宝、阌乡一带黄河防务,驻守河南,与八路军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曾专门请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为47军将领讲解游击战术。
在豫中会战中,由于第一战区长官蒋鼎文率部撤离洛阳,各部国民党军队群龙无首向西撤退。为避免仓惶撤退被日军偷袭,时任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兼第47军军长的李家钰,主动请命:自己的部队殿后阻击日寇,掩护数十万大部队有序撤退。
1944年5月21日,在陕县寺院村旗杆岭,第36集团军总部在转移途中不幸遭遇日军埋伏。李家钰率部奋勇突围,被日寇的炮火、机枪袭击,当场中弹,追随他的200余名部下壮烈牺牲。
李家钰成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中,继左权、张自忠之后,在战场上壮烈殉国的第三位最高将领。
当年,李家钰被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上将,并举行国葬;后将李家钰入祀忠烈祠。著名社会人士柳亚子为李家钰撰写挽诗:“万里中原转战来,前师忽报将星颓。”
198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李家钰被追认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2014年,在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李家钰名列其中。
英烈事迹永留心中
6月21日上午,陕县张汴乡寺院村部分共产党员和群众,听说腾讯大渝网“重走川军出川抗战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采访团要来旗杆岭李家钰将军牺牲地进行采访,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帮助悬挂横幅,安放将军遗像,采撷几束鲜花,缅怀抗日阵亡的烈士们。
寺院村村民李满仓将自家地里一棵碍事的小果树砍掉,写着“重走川军路,纪念川军魂”的红色横幅悬挂在两棵果树中间。“李家钰将军把生命都献出来了,我砍一棵小果树算啥!这块土地上有烈士洒下的鲜血,如果要在这里为李将军立碑,就是将这块地贡献出来,也是应该的!”李满仓对记者说。
共产党员张志忠今年82岁,是南寺院自然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1944年,李家钰就牺牲在距他家300米开外的小山梁上。那年,他才11岁。
说起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他眼含热泪哽咽着告诉腾讯大渝网一行:“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无恶不作,村里人都十分痛恨。李家钰将军从四川那么远的地方来到河南打鬼子,为国家牺牲在这里,俺村人都很怀念他,总想立碑纪念他。”
“村里正准备在李家钰将军牺牲的地方立一块石碑,成立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我们的下一代铭记历史、勿忘国耻。”陕县张汴乡寺院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赵伟说。
追忆历史缅怀英烈
6月20日下午,得知腾讯大渝网采访团要来三门峡采访的消息后,三门峡市委宣传部领导迅速派《三门峡日报》、三门峡广播电视台记者协助配合,并采访报道。河南三味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听说此事,积极与三门峡日报社联系,请求参与这一活动。
6月21日上午,三门峡两家主流媒体和企业代表驱车赶到连霍高速公路三门峡东出站口,迎接腾讯大渝网采访团一行。与此同时,《三门峡日报》一名记者在陕县制作李家钰将军遗像和两条横幅,为烈士家乡人来陕县采访创设条件。
今年82岁的陕县党史办原主任刘全生,在接到腾讯大渝网来三门峡采访的请求后,积极与三门峡日报社联系,向相关部门汇报。他将自己撰写的李家钰殉难陕县的文章打印数份,赠送给重庆媒体人。老人头顶烈日,向大家讲述了李家钰将军殉国的经过。他特别纠正:过去史料上记述的李家钰遇难地,不是一些史料上记载的“秦家坡”。他经过十几年的调查了解,确认李家钰就牺牲在陕县张汴乡寺院村旗杆岭上。
“我是听着老人们讲述抗战故事长大的。‘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李家钰将军出川抗战的豪迈誓言,时时激励着我。”三门峡抗战史爱好者张杰将他编辑的《三门峡抗战》一书赠给杨晨,供采访团参考。
杀敌殉国,血染崤函,李家钰的事迹同样感动着三门峡的企业。河南三味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选京代表企业员工,向牺牲在这片热土的李家钰将军和部下,带去端午节最好吃的粽子,献上最温馨的鲜花,鸣响最清脆的鞭炮,以此告慰抗战烈士的英灵。陈选京在现场举行的缅怀仪式上说:“一名员工若不爱国,注定干不成事;一个企业若不爱国,肯定也走不远。我们要以这次纪念活动为契机,在企业广泛宣传抗日烈士的英勇事迹,不断唤起员工们的爱国意识,倡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企业做大做强。”
将军之子的特别感谢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教授李克林是李家钰将军之子,6月22日,记者将“重走川军出川抗战路”采访团到旗杆岭采访一事告诉了他,他激动地说:“70多年了,大家还惦记着我的父亲,感谢腾讯大渝网,感谢三门峡人,感谢当地的乡亲们。去年,我父亲牺牲70周年,我们一大家人专程到陕县旗杆岭进行祭拜,三门峡日报社和当地党史部门给予了很大支持,《三门峡日报》还作了报道,我在网上看到了。请向你们报社领导转达我的谢意,一定啊!”
铭记历史,警醒未来。重庆网络媒体人,三门峡主流媒体、企业代表、史志研究者和当地村民相聚在陕县旗杆岭,为的是缅怀英烈、重温历史,铭记那段血与火的抗战岁月,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和平。
……
6月21日下午,腾讯大渝网一行离开三门峡,奔赴长治等地继续采访川军抗战的事迹……(记者 尤黎明 王建栋)
( 编辑:xw ) |
男儿欲报国恩重 死到沙场是善终
来源:三门峡日报 发布日期:2015-06-23 作者:尤黎明 王建栋 打印

- 上一条:多彩香包迎端午
- 下一条:灵宝市举办反腐倡廉电视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