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扑身“主战场” 生命绽华彩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6-05   打印

张东堂与贫困群众一起种植柿树
图片由张东堂本人提供

    麦收时节,天蒙蒙亮,张东堂就早早起床,开始合计一天的工作:组织收割机帮助贫困群众做好小麦抢收,组织党员干部走访服务贫困户,帮助村民栽植管理花椒苗……一桩桩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让他感到了时间的紧迫,忘掉了身上的病痛,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走出家门、服务群众的步伐。

    张东堂是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党支部书记,务实肯干的他强忍病痛折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让四龙庙村由以往落后的贫困村变为了产业兴旺的富裕村。他因此被授予“最美退役军人”“2017年全国精准扶贫带头人”称号,获2017“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河南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感动天鹅城”十大人物、三门峡市脱贫攻坚优秀党支部书记等多项荣誉。

    2016年9月9日,本报一版以《他用生命承诺:“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为题,报道了张东堂在身患膀胱癌,年年化疗、天天吃药的情况下,用拼命工作化解病痛,以为群众办实事的真心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报道一发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纷纷对他的典型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以他为原型创编的大型现代曲剧《大山的儿子》,也受到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获得“河南文华大奖”,并作为河南省唯一参演剧目于2018年6月23日、24日、26日进京向中央领导和首都群众汇报演出。

    虽深受病痛折磨,但张东堂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初心从未改变。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做好四龙庙村现有21户贫困户26人的脱贫工作是张东堂的心头大事。平时,他不仅为贫困群众洗头、理发、打扫卫生,解决生活困难,还帮助他们栽植花椒、喷洒农药,在产业发展上大力扶持这些贫困群众。“做好脱贫攻坚工作,重点要关心贫困群众的衣食冷暖,帮助他们解决好难题、发展好产业,让他们早日过上富裕的好日子!”张东堂这样对记者说。

    在他的积极奔走和大力推动下,四龙庙村克服自然条件制约,依托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目前,该村已种植牛心柿1400亩、花椒2000亩、连翘1000亩,集万亩果园、200万吨冷库基地和100万吨柿子醋基地于一体的立体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正在谋划建设中,发展潜力巨大、后劲十足。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使四龙庙村的群众有了稳定的岗位和收入,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的目标计日可期。

    “全村现在人均拥有3.8亩经济林,只要做好日常管理,其创造的经济效益,确保50年不返贫没问题。”张东堂话语铿锵。在他的讲述下,四龙庙村脱贫致富前景可期:         (下转第四版)


( 编辑:c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