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货郎陈廷贤带领红军突出重围地、红二十五军途经地……3月12日,记者走进卢氏县官坡镇兰草村。初春时节的兰草生机勃勃,如洗碧空下一处处红色革命印记,让这里显得与众不同。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与同院改造一新的培训中心让红色资源绽放出新的光芒。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在崤函大地火热开展。“三门峡日报社联合官坡镇政府,依托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带动革命老区发展,这也是官坡镇重点推介的文旅项目。”卢氏县官坡镇政府办公室唐磊说。 电焊声滋滋作响,工人们紧张忙碌……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大院,红白相间的外墙上,绽放的五角星和“走一段长征路、读一本长征书、做新时代长征人”“新长征再出发”等大字引人注目;精心整修后的培训中心,亮丽的报纸版面、丰富的文创产品、崭新的培训教室,让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阵地”活了起来。 今年年初,官坡豆腐生活馆在三门峡市区盛大开业。三门峡日报社联合官坡镇政府为“官坡豆腐”带货,将老区红色文化与豆腐、黄花菜、香菇、拳菜、黑猪肉等健康美食完美结合,既拓宽了消费扶贫渠道,又推动了品牌长远发展,为群众致富奔小康做好“带头人”、当好“指南针”。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是党媒与地方联手,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又一次实践。“培训中心包括54间客房、3个多媒体教室以及餐厅、教职工会议室、厨房等,集教学、住宿、参观、拓展训练于一体,整个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该项目负责人李杰介绍,现在正在进行接待中心改造,预计月底就能揭牌营业。 走廊上的红色故事引人入胜。三门峡日报社发挥党媒宣传优势,从1996年开始,围绕官坡镇红色资源,策划了一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我们汇总了这些年的40余个宣传版面,经过精美制作,悬挂在房间过道走廊,让游客在参观时能更清楚了解这里发生的故事。”李杰说。 走进房间内,屋子干净整洁,空气中弥漫着兰草的芳香,热水器、电视、网络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精心制作的富有红色文化元素的抽纸盒、水杯等让人回想起那段峥嵘岁月。设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和教职工会议室,可以开展各类培训、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还策划有重走长征路、参观扶贫香菇棚等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李杰表示。 “这就是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在培训中心对面,卢氏县委党史方志办副主任李刚向记者介绍,依托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建立的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以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卢氏、驻扎兰草期间开展的革命活动为主要内容,是一座集基本陈列、红色教育、研究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纪念性展馆。 走进纪念馆,当年红二十五军从豫入陕时,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等军领导办公居住的地方尤其引人注目,展室内的27块展板、300余件展物,详细展示了红二十五军诞生、发展和长征等重要历史过程,以及辗转卢氏等地的艰辛历程。 在纪念馆内,有关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介绍吸引了记者一行注意。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这首歌曲在卢氏渐趋成熟并开始传唱。李刚指着墙上的展板说:“卢氏作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的修改与传唱地,为红军的作风建设、思想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红色资源已成为老区卢氏发展的底色。相关数据显示,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2014年成为卢氏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点,接待各类团体和个人4.2万余人次;2019年,作为三门峡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教学点,接待来自三门峡市各县(市、区)及郑州、洛阳、南阳、陕西洛南等地干部群众5万余人次。“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建党100周年这个特殊时刻,希望更多人可以到官坡了解‘红色小镇’,参观‘红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开展一系列党的教育学习活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持续为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积极贡献。”唐磊表示。 ( 编辑:李建新 ) |
精心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阵地”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3-16 打印

- 上一条: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
- 下一条:我市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