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让交易服务有速度有温度更优质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7-16 作者:本报记者 纪雨童  打印
  “我们按照‘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建设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日前,本报记者就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工作采访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徐书卿。
 
  据介绍,该中心采取“七项举措”,切实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
 
  招标“零障碍”。建立“一窗受理、闭环运行”,全市“一张网”交易,实施县(市、区)规则、服务流程、业务规范统一的“一体联动”新模式。
 
  投标“零跑腿”。升级构建“一网通办、电子交易”平台体系,全面实现从项目受理、开评标、质疑投诉等交易环节和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交易更高效、更便捷。
 
  开标“不见面”。实行网上开标制度,建设“不见面开标”大厅,实现招投标人、代理机构全程不见面、交易无纸化,有效降低成本,每年可节约各类费用3亿元至4亿元。
 
  评标“异地化”。打破空间地域限制,采用电子远程评标,率先实现跨省、市、县三级全域异地评标,与湖北、安徽等17个省份的51个市级平台实现对口合作。
 
  监督“智慧化”。建立集效能督促、业务监管和廉政监督于一体的综合智慧交易监督体系,实现线上综合监管、投诉质疑等功能。
 
  服务“保姆式”。搭建融资服务平台,上线电子保函等功能;建立“最多跑一次”服务清单,提供“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等服务;采取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理制等多项服务举措;建立“容缺后补”服务机制,减少企业办事时限。
 
  全程“降费无费”。把握平台服务定位,提供交易全流程免费服务,推行CA全省互认及降费。推行电子中标通知书等数字证书,保证无接触、无费用,通过网络办理。
 
  下一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进一步突出公共服务职能定位,以党建引领打造“贴心服务、天天在行动”党建服务品牌;在全国率先开展全流程电子化向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和数智聚合化的迭代升级工作;构建区块链新生态,健全区域合作共享机制;深度应用公共资源领域大数据分析功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三门峡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 编辑:师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