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5405个;全市GDP同比增长12.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增速0.1个、2.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高于全省5.2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高成长性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8.9%、9.6%、27.3%……一组组数据见证着三门峡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扎实成效。
![]() 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陆续落户我市 本报记者 孙猛 摄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环境,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赢在天鹅城”营商环境品牌,以行政服务最便捷、市场环境最高效、法治保障最有力、生产生活最舒心、组织保障最完善为目标,努力建设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数据赋能
政务服务更便捷
2021年1月21日,全省第一张电子专用发票诞生于三门峡,标志着三门峡纳税营商环境进入全省领先行列。不动产登记实现“1个环节2小时办结”,2021年不动产办件量2843件,平均办理时间37.14分钟……
我市与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标、与国内先进地区对表、与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对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制订创新行动方案,扎实开展政务服务提升、公平市场建设、诚信体系建设、政商关系提升、法治社会建设等专项行动。
![]() 三门峡市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全城通办” 资料图 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建立市级领导分包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工作制度,明确分包领导、牵头单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市领导具体抓,牵头市直单位务实抓”的工作机制。建立市营商办与市委督查机构组成的联合督查组,逐单位开展督查,形成多部门联动共推营商环境优化的工作局面,良好营商环境的氛围日益浓厚。
![]() 经济开发区“云端经开”政务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 徐小龙 摄 我市还围绕智慧城市创建,创新性提出“数字化营商环境”新模式,持续优化提升“两平台”“三中心”“三联网”“多应用”基础支撑能力,加快推进信息共享,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形成“6+1+1”管理格局。数字化营商环境实施以来,我市各领域营商环境水平明显提升。全市政务服务累计压减材料502个,压减时长7573天,群众可感知效能提速25%以上,118项事项实现1张身份证通办。企业开办指标进入“110”时代,实现1个环节,1日办结,0成本。
亲情政商
市场环境更高效
“不到半小时,通过网上办理,就解决了问题,让我感受到三门峡助企的速度和帮企的温度。”7月28日,锐意泰克(三门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靖新说。该公司近期申报项目资金,申报资料中有一项暂时没有做好。就在一筹莫展时,湖滨区干部走进企业调研,发现企业困难后迅速为企业解决。
我市在做好简政放权“减法、除法”的同时,着力做好优化服务的“加法、乘法”,全力推动工作提速、提质、提效。从落实上级政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项目建设提供精准高效服务。
抓住“贴心服务”这个关键点,有效破解企业办事难问题。落实“绿色通道”和“首席服务官”制度,明确每个项目跟踪服务负责人,全面掌握投资项目的投资进度,及时发现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加以解决,确保跟踪服务到位。
![]() 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 资料图 深化“放管服”改革,从2018年11月起,市政务服务中心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受理窗口,为企业开办设立全程服务专区,将原有市场监管、公安、税务、人社等11家涉企单位的窗口全部整合到一层办公,实现“一站式”通办,并设置全程电子化“零见面”专区,安排专业工作人员为企业手把手“帮忙办”“全程办”。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了用好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这把“金钥匙”,我市以全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为基础,打造连通各个涉企部门的“全链通”网络政务平台,实现办理执照、刻制公章、领取发票、用工保险等业务在3个工作日内全部完成。
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持续完善“政银担企”“银税互动”“银商互动”等合作平台和工作机制,建立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小微企业开户绿色通道管理办法》。我市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等做法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现场会上交流,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案例被省经改办评为全省十大经济体制改案例之一。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带来了全市各领域营商环境的明显改善,宝武铝业一期、宝鑫电子二期、金源朝辉铜业二期、豫立能源、易事特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带动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营造品牌
组织保障更完善
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水用气、不动产登记、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市场监管、缴纳税费9项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前沿水平;天鹅城、氧吧城、摄影城、职教城等特色品牌叫响全省全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竞争新优势……伴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善,市民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红利。
打造“赢在天鹅城”品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4月20日市发改委面向全国广泛征集“赢在天鹅城”品牌标识。通过全市人民广泛参与品牌创建活动,达到“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目标。
![]() 知名品牌陆续入驻市区各大商超 资料图 抓住“宣居宜业”这个支撑点,有效破解城市承载力不强问题。坚持以优美生态提升颜值,以文化底蕴涵养气质,以开放包容增强吸引力,推动城市面貌持续提升、竞争力显著增强。着力打造生态名片,着力营造创业氛围,提升企业家成就感、获得感和归属感,让企业家投资放心、创业安心、生活舒心。
抓住“招才引智”这个发力点,有效破解发展动能不足问题。出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8个政策文件,2018年以来,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两批、143个,柔性引进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280名,实行“人才+项目”模式,实施人才项目81个(其中产业化项目35个),带动投资31亿元,眼科研究院、波裂解城市生活垃圾、环保石头造纸、高分子絮凝剂、铝合金汽车薄板等一批高水平人才项目落地见效。
![]() 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吸引众多商家 本报记者 孙猛 摄 抓住“从严治党”这个落脚点,有效推动营商环境政策落实问题。把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源头工程、治本之策,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五类问题”,在全市集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部署开展“七大行动”,强化监督、提升治理,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三门峡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成千上万只白天鹅前来栖息越冬,而正在加速形成的一流营商环境,也势将吸引各类高端资源要素集聚,成为三门峡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成为这座城市又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为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无限活力和强劲动能。
( 编辑:师宝华 ) |
营商环境添活力
——“你好小康”系列报道之十四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8-06 作者:本报记者 葛洋 打印

- 上一条:消除“中梗阻”补贴“一步到位”
- 下一条:高效有序开展核酸检测 构筑全民防疫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