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市林业局:奋力打造生态文明的新三门峡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1-26   打印

  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扬小秦岭矿山修复经验,组织实施新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湿地保护修复等,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近日,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骆雪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林业局将聚焦工作重点,奋力打造生态文明的新三门峡。

  以资源培育为“着力点”,加快国土绿化美化。严格落实耕地“非粮化”“非农化”要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增绿提质、增花添彩”,全力开展全域增绿、增彩行动;坚持科学统筹、抚育,提质增效,完成营造林58.46万亩,森林抚育34.96万亩,建设市级科学绿化示范点6个、县级12个。

  以产业发展为“突破点”,促进林农持续增收。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步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林业产业“兴起来”,让林区群众“富起来”。打造优质林果发展经济带,着力加快发展林下经济,2022年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力争达到380万亩。着力实施质量提升、品牌提升、企业培育三大行动,力争全市省级以上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家。

  以融合发展为“创新点”,发挥资源综合效益。以森林公园等为重点,加快构建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推进产学研融合基地建设,新建设国家级森林养生、慢生活基地2个。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使全市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达到11个。推进森林城市体系建设,按照让“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的总体目标,加快推动建设。建设森林特色小镇5个、森林乡村100个,其中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30个,建成森林乡村示范带。

  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打造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巩固提升生态治理成果,建设生态修复示范点,打造新的生态旅游网红打卡地。利用现有空间,采取小规模组团式绿化,开展增绿添彩、补植补造、养护管理等工作。持续提升小秦岭生态修复成果、持续加大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力度、持续巩固“万亩矿山”生态修复成果。

  以资源保护为“立足点”,全力保障生态安全。全面推行“林长制”,建成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实施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市、县、乡、村、组、护林员六级责任制,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一区一域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严格落实林地保护制度等,巩固林业建设成果,维护生态安全。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点”,促进林业高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打造“智慧林业”。强化科技攻关,加快新品种引进和建设科技示范园,带动群众致富。强化人才培养,推动高层次林业人才的引进与交流。强化科技投入,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国土绿化建设森林三门峡。(本报记者 纪雨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