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市民热议两会 心系家乡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5-16   打印

本报记者 葛洋

  5月13日、5月14日,随着市政协七届七次会议、市七届人大九次会议相继落下帷幕,今年的三门峡两会画上圆满句号。连日来,记者在三门峡市区走访时了解到,两会成了近期市民热议的话题,大家从身边事谈起,表达获得感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许。

  “持续加大惠民力度,民生支出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4%,23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百姓关心的事、民生保障的事,一件也没有落下,从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实现稳增长,到深入实施城市提升战略,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再到确保发展成果普惠于民……这一系列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浓郁的民生情怀,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此同时,报告中对民生工作部署扎实有力,今年我市计划实施教育投入倍增计划、医疗达标提质计划、保障扩面提标计划、生态移民搬迁计划,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力交出一份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教育方面,报告中提出“推动市一高新建、南山中学、张湾中学、张湾小学等项目尽快开工,新增学位12000个以上。抓好全市93个中小学新改建项目,新改建公办幼儿园11所、增加学位3000个。”对此,家住市区虢翠园小区的张斌感受颇深,他高兴地说:“我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在去年改建的市第三实验幼儿园新建项目上幼儿园。孩子赶上了好政策,特别满意。”同在该小区居住的李玉凤也表示:“三门峡的发展蓝图需要我们老百姓共同努力,我们将会力所能及地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我今年心脏里面放了支架,在黄河三门峡医院商务中心区院区住院期间,注意到很多患者都是从外地特意赶来的。”今年57岁的卢氏县双龙湾镇东虎岭村村民赵改朋向记者说,“我对手术效果很满意,三门峡的医疗水平真的不错。”当她得知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我市还要依托市中心医院、黄河医院、市中医院,在心脑血管、肿瘤、康复等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特色专科诊疗中心,加快推进异地诊疗治疗一体化,实现线上诊疗、线下治疗同步切换,力争数字化、智能化、远程诊疗全覆盖时,赵改朋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以后看病再也不用往大城市跑了!”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的温丽敏更加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她表示,报告中提及“就业援助”“创业扶持”,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年群体的关心和重视。“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落实,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新增技能人才4万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这些举措,为我的学习、工作带来了新希望,注入了新动力。”温丽敏说,三门峡发展环境好,发展机遇多,作为一名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将努力用青春和汗水在三门峡这片土地上绘出自己精彩的一笔。

  在湖滨区前进街道建西社区,很多观看过两会直播的市民对“市政府将继续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集中力量办好10项重点民生实事。我们将本着能快则快、能早则早、能多则多的原则,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一件件好事办好、一桩桩实事办实,让广大群众的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质感、更可持续”印象尤为深刻。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大伟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着力解决市民实际生产生活困难,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从疫情防控到防汛救灾,崤函大地上到处可见传递爱心的热心市民,他们也对家乡的发展充满信心。参加援郑医疗队的市中医院郭奎星、翟卢艳夫妇说:“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正是有了政府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有了市民的积极配合、大力支持,我们才能有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会继续干好本职工作,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参加过去年郑州、新乡等地防汛救灾工作的退役军人代表侯严伟表示:“为党尽责、为国分忧、为民服务,我将继续发挥退伍不褪色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点滴之力助推家乡发展,服务家乡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