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岭下,悠悠黄河畔,屹立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有涓涓的溪流,那是老师们博大的师爱;这里有清脆的鸟鸣,那是孩子们欢乐的歌声。这里有声声悦耳的陶笛,每一个音符都是一个跳动的生命;这里有美轮美奂的纸艺花,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品;这里有栩栩如生的陶艺作品,每一个创意都讲述着我们美丽的“七彩梦”;这里的孩子诵读着千古美文,传承着华夏文明;这里的孩子挥毫泼墨,用书法彰显着中华文化的魅力。这里就是——三门峡市育才小学。 育才小学鸟瞰图 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兴建,公元1957年,十一工程局第二小学应运而生。六十多年的上下求索,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局二小已经发展壮大为特色学校。2006年9月,正式更名为三门峡市育才小学,2011年9月,学校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新教学楼、办公楼拔地而起。这里有一流的教学设备:崭新的塑胶操场,宽敞的微机室、明亮的排练厅,温馨的图书室,先进的多功能厅,溢满书香的备课室。 育才小学本着“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幸福绽放”办学理念,始终坚持“明德乐学”的校训,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这座美丽的花园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茁壮成长,幸福绽放;让每一位教师在这座精神的殿堂里,沐浴和煦的阳光,自主发展,快乐工作。 一. 党建引领 树品牌形象 ![]() 召开文明校园创建专题会议 育才小学有一个团结、务实、奋进的领导班子,学校党支部能够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校务公开和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广泛凝聚党员意愿和主张,积极引领全体教职工更好更快地进步。坚持“三会一课”,严肃党内生活,树立党史学习教育“风向标”。 开展党史动员会,举办学习党史、国史党课,激发前进动力。开展“学党史、感党恩、增党性、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教师赴陕州区店子乡小南川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前进动力”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深入学习百年党史,坚定理想信念。开展党建文化品牌建设,组织党员教师到崖底中心校开展支部帮扶活动,有效落实“3211”工程。举行教职工红歌比赛活动,抒发全体教职工热爱党、心向党的满腔情怀。开展“亮身份、守纪律、创佳绩、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时常提醒、鞭策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分别邀请市直教育系统“四史”学习教育宣讲员张文娟同志、柳宝珠同志、葛沛沛同志和方媛媛同志到我校进行“四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全体教职工将“四史”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转化为内在动力,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面对疫情,学校党总支积极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我是党员,我带头”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不误,为育才小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 以人为本德为先 润物无声植心田 ![]() 少先队员走进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育才小学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专题培训和网上学习,组织广大师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结合学科渗透和校本课程开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学校课堂教学。 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依托全市“文明健康˖有你有我”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倡导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人,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开展放学路队评比、大课间评比等活动,以评促改,形成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主题演讲、主题征文、书信文化活动等形式开展“国家安全日”“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一盔一带”安全教育活动、我向司机叔叔献爱心等。老师们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福利院、社区、街头,通过清除小广告,清扫死角卫生,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每年四月份组织学生走进陕县烈士陵园,对革命先烈进行祭奠扫墓活动。 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各中队利用板报、手抄报等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坚持开展“做五星少年,树校园新风”活动,在学习文化与提高思想的同时,狠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 学校积极开展研学活动,孩子们走进千年雄关——函谷关,学习历史典故,探寻道家之源,体悟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诵读《道德经》,体会老子思想的广袤深邃;来到三门峡大坝,品读黄河文化,传承砥柱精神;参观虢国博物馆,身临其境,感受几千年前虢国神奇灿烂的古代文明,体验博物馆里蕴藏的丰富知识和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让孩子们的心灵打上家乡文化的烙印。 三. 扬个性促和谐 齐头并进共发展 ![]() 举行童心向党班级合唱对抗赛 在着力打造书香校园的基础上,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每学期,根据不同节日,以年级为单位,设计不同主题的班级板报、校园板报、文化走廊、宣传橱窗等,定期评比展示。每星期三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广播的时间,有小记者提供班级好人好事、班级活动、每周纪律卫生情况等稿件,有专门主持人播稿,从而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间。 少先队有专门活动场所,设施设备齐全,管理制度完善,定期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近年来,学校大队委以智慧队建为依托,积极开展《听习爷爷的话,做小小追梦人》《小手拉大手,厉行节约在行动》《绿色阅读,文明上网》《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祭英烈·学党史·做新人》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知党史,感党恩,从小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做好接力,时刻准备着,永远跟党走,把红色基因根植于学生心灵。 育才小学的教师志愿者服务队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在校长王玉民的带领下,定期开展各种志愿服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春节来临之际到南梁村看望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米、油和春节的问候,并与村干部共同探讨,制定扶贫工作计划,确保帮扶措施落实有效。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志愿者翻山越岭走进卢氏县沙河小学,为老师们进行陶艺培训,讲解陶泥的特点和陶艺的制作过程及制作要领,并现场制作陶泥花瓶,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进行计算机培训,从计算机的日常管理,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课件制作,声音、视频的制作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拉近城乡教育的距离,对进一步推动乡村小学新课程改革,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 不忘初心名师引领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 举行教工唱红歌比赛 三门峡市育才小学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倾心学生的师资队伍,88名专任教师中,省级学科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市级名师、市级骨干教师40余人,他们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激情激趣,默默奉献,努力耕耘,尽心尽责,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鞠躬尽瘁。他们是孩子们的师长、朋友,更是育才小学教育发展的脊梁,是三门峡教育发展的基石。 育才小学以全面提升教师素养、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为努力方向,以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教师研修校本化”、“课堂教学高效化”为重点,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每学期学校都以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赛讲课、导师带徒汇报课为抓手,听课、评课、研课,开展教科研工作,有效提升全体教师专业素质。 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校本研修和网络培训为途径,努力提升教师素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定期组织部分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按照上级要求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优质课、信息技术融合课等比赛,多位教师取得了省市级一等奖的好成绩。 为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坚持实施“青蓝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青年教师肖媛婷、李芳芳、张艳艳教学成绩优异,成长为教学骨干;张晶晶、卢静老师在市优质课赛讲中脱颖而出,成绩喜人;樊俊娜老师、段红娟老师在全市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荣获粉笔字一等奖;程程、付贞贞老师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渐行渐稳,所做的综合类课题研究扎实推进,卓有成效。 五. 彰显文化品位 潜移默化育英才 ![]() 学校大门口标志性造型及教学楼上的浮雕 育才小学本着“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幸福绽放”办学理念,打造以美为核的环境文化,以爱为核的管理文化,以和为核的行为文化,以悦为核的人文文化。坚持“明德乐学”的校训,弘扬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思想,明理诚信,明辨笃行,尚美养德,以爱育德。 学校的校风是自主、自如,师生在自由愉悦中健康成长,在上和下睦中共同发展;学校的教风是激情、激趣,老师们在情趣盎然中播撒爱,在其乐融融中传递爱;学校的学风是生疑、生成,学生们在质疑解难中发现美,在实践探究中创造美。 育才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十分注重细节。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楼梯文化,墙壁文化等系列主题教育丰富多彩,处处彰显育才文化品位。班级文化特色鲜明,凸显了班级特色,教室内外的墙壁都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乐园。 学校大门口标志性造型——“笛韵”,简洁的陶笛造型凸显了学校艺术教育的亮点之一——陶笛教学;它又像一个问号,象征着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精神;远看,它也像一道彩虹,象征着在艺术教育的滋养下,同学们追求着多姿多彩的人生。 走进校门,“精彩六年,幸福一生”的大型标语,激发着学生们爱生活、爱学习的热情;“一训三风”庄重醒目,催人奋进。 教学楼外墙上的《弟子规》,灰底黑字,格外雅致。《奏响人生乐章》《描绘精彩未来》两块大型浮雕,以及走廊里音乐、美术、舞蹈等造型各异的吊牌,让孩子们处处都沉浸在艺术的熏陶中。 学校在教学楼圆弧摆放了四大组个性书架,鲜艳的色彩,别致的造型,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静静地在这里读书,书香萦绕心间,知识滋润心田,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六. 展风采显特色 花开遍地正当时 ![]() 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 陶笛、纸艺、陶艺教学已成育才小学一大特色,学校建立了陶笛陈列馆,“七彩梦”陶艺工作室,开发了系列校本教材《我爱陶笛》《我爱纸艺》《我爱陶艺》,成立了教师乐团、学生乐团,手工制作兴趣小组,充分展示育才师生风采,彰显育才教育特色。 1、陶笛教学如火如荼 陶笛教学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亮点之一,经历了多年的风雨洗礼,现在已经枝繁叶茂,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效。学校成立了学生陶笛社团,教师陶笛队和家长陶笛委员会,形成了以点带面,全方位、多侧面共同学习陶笛的氛围。学生陶笛队现已小荷才露尖尖角,涌现出一批演奏水平很高的学生。2014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陶笛比赛中,学校以一金八银的优异成绩。教工陶笛队有15人成为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会员。成功举办了五届陶笛班级对抗赛和陶笛个人表演赛。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艺术委员会授予我校“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教学实验基地”称号。 2、陶艺教学,崭露头角 软陶教学是颇具儿童情趣的艺术教育新形式。学校的“七彩梦”陶艺工作室里,手链、小动物、花瓶、中国结、板画等软陶作品,件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陶艺教学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又一亮点。 3、纸艺教学,初具规模 纸艺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以造型逼真而深受师生喜爱。美丽而不娇艳的波斯菊,点燃生命之火的风信子,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一件件绚丽多彩的纸艺作品,令人赞不绝口。 4、经典诵读,彰显魅力 国旗下经典诵读活动是育才小学诵读教学的亮点工程。每周一的育才校园,在庄严的国旗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年级诵”, “班级诵”,“读书月”,人人参与,形式多样。激发了学生爱国情,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每学期,学校在各年级开展活动,诗歌朗诵会、故事交流会、推荐一本好书活动等等,不拘一格,精彩纷呈。 5、书法教学,传承精髓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学校建造了古朴典雅的“书法苑”,80块青石上镌刻着楷、行、草、隶、篆五种字体的优秀古诗。让学生们在举手投足间、在嬉戏玩耍间都能受到书法艺术的潜移默化。 七. 累累硕果飘香 满园花开争斗艳 在全体育才人的辛勤耕耘,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名校,河南省先进节水单位,河南省首届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先进单位,三门峡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三门峡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三门峡市动漫实验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党支部,党建示范校,三门峡市国有资产管理先进单位,三门峡市文明校园标兵,三门峡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三门峡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三门峡市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养成教育先进学校”,三门峡市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组织奖等殊荣。 滔滔黄河东流去,奔向大海不复回。在母亲河旁,三门峡市育才小学盛放着属于她的光芒。这里,满园沐浴书香,这里,梦想尽情飞扬。六十多年的上下求索、一路豪歌,六十多年的风雨兼程、锐意进取,今天的育才小学已经是春华秋实,累累硕果香满园。过去的时光,是全体育才人求实奋进、永不停歇的见证。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育才的每天都是崭新的。站在新的起点上,育才小学将砺志笃行,厚积薄发。在教育这片沃土中,全体育才人身在黄河,心向大海,愿做教育弄潮儿。 ( 编辑:唐柳楠 ) |
【文明校园展播】
初心如磐育栋梁 砥砺奋进满园春
——文明校园巡礼之三门峡市育才小学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6-25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