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我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再发力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7-19   打印

  作者:本报记者 纪雨童

  “坚持基层党建与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全程贯通,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上,对突出党建引领,加快乡村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工作的对象是群众,工作方法是和群众打成一片。

  我市提出要强化组织建设。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突出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实施“雁阵工程”,选拔任用致富能力强、带动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支部书记;对村级事务有热心、对群众期盼有爱心的“双心”支部书记;能带领群众创业、能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创建的“双创”支部书记。要加快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建强乡镇干部队伍、村级带头人队伍、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基层党员队伍“四支队伍”。要健全党的组织体系,重点在根治软弱涣散、推动产业振兴上下功夫,推动乡镇赋权扩能,整合力量、提升能力。

  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证。

  要提升治理效能。坚持以“三零”创建为牵引,深入开展涉贫矛盾纠纷调处、排查、化解,盯住关键人、防住关键时、控住关键事,深化扶贫领域信访积案集中攻坚,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完善健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深化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要持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深入开展“乡村光荣榜”选树、“星级文明户”创建等,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要夯实基础保障。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加大财政倾斜和经费支持力度,切实推动人往基层去、钱往基层流、政策往基层倾斜。始终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施“气化乡村”工程,加快完善供水、供电、排污等管网设施。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分类等,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化、制度化、持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