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林道)10月24日,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我市聚焦广大户外劳动者“喝水难、吃饭难、休息难”等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工会牵头提供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在全市建成了391家户外劳动者驿站,为奔波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户外劳动者筑起了“休憩港湾”。 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驿站位置。我市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把位置明显、交通便利、场地开阔、利于新业态群体停留作为驿站首选点位,合理规划驿站服务覆盖区域,用有限的资源规划出最合理的服务半径。 完善设施,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优质服务。我市聚焦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业态群体户外劳动过程中饮水难、热饭难、休息难、充电难等现实问题,在每个驿站内都配备了饮水机、微波炉、医药箱、多功能插线板等设施,免费提供饮水、热饭、充电、休息等暖心服务,真正实现了“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 强化管理,提高驿站服务水平。我市从服务时间、内容、群体、物资补充等方面着手,制定管理运行制度,明确驿站职能、强化日常维护、营造服务氛围;将所有建成驿站逐一在高德地图进行定位标注,方便户外劳动者查询驿站位置。 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拓展驿站服务项目。我市依托驿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义诊、理发、推拿等志愿者服务;依托工会就业服务平台,在驿站同步推送就业信息;配备书籍为职工提供阅读服务,助力职工素质提升。 |
为户外劳动者构筑“休憩港湾”
我市建成391家户外劳动者驿站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0-27 打印

- 上一条:“天鹅之城”三门峡“扫榻”相迎越冬天鹅
- 下一条:多措并举聚人才 招才引智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