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4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域 > 正文

文博日历丨透过这片“明星甲骨”,一起寻找汉字的源头!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12   打印

  语文课上

  我们学习的汉字数不胜数

  但你知道汉字的源头在哪里吗?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数万片甲骨中的“明星甲骨”

  小屯南地2172号甲骨

  透过它

  寻找汉字的源头——甲骨文

  清晰刻有93个文字的

  “明星甲骨”

  殷墟最初闻名于世

  源自陆续出土的约15万片甲骨

  (注释:古人占卜时用的龟甲和兽骨,合称为甲骨)

  而这片小屯南地2172号甲骨

  更是数万片甲骨中的“明星甲骨”

  这片甲骨1973年发现于安阳小屯南地

  它是一块残断的牛肩胛骨

  面积约为完整牛肩胛骨的1/3

  然而,上面却清晰刻有93个甲骨文字

  字字清晰,大小均匀,契刻有力

  这93个文字共11条卜辞

  历时38天

  重复问了同一个问题:“王其田”

  大致意思是:

  商王田猎是否有灾祸?

  但可惜的是

  这块甲骨中没发现占辞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占卜结果

  一片完整的甲骨片一般记录四部分内容:叙辞、命辞、占辞和验辞。也就是:何时?谁?要问什么?占卜结果是什么?最后等事情做完还要刻上验辞,来验证这件事情的结果。

  此外

  由于这块甲骨的形状

  酷似甲骨文中的“骨”字

  △左为甲骨文中的“骨”字,右为小屯南地2172号甲骨。

  国家邮政局曾用它的形象

  向全球发行纪念邮品

  各类图书封面和历史课本上

  也常出现它的身影

  甚至,坊间流传

  郭沫若先生所说的“一片甲骨惊天下”

  指的就是这片甲骨

  殷墟甲骨文

  奠定汉字体系的根基

  在这片“明星甲骨”上

  我们发现了甲骨文“王其田”三个字

  而在现存的约15万片甲骨中

  已发现甲骨文单字4500余个

  (注释:经学界考释达成共识者约1500字)

  △最早的“工”字(文博日历丨殷墟国宝来天博啦!一起看3000年前的“中国制造”)

  此外,甲骨文系统运用了

  以象形为基础

  指事、会意、形声为发展的基本法则

  至今仍有一些汉字保留其象形特征基础

  △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和会意字

  △甲骨文中的“雪”“雨”“雹”

  这些殷墟甲骨文

  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奠定了汉字体系的根基

  与此同时

  还提供了商代最原始、最真实的史实信息

  佐证了商代的信史

  大大延伸了中华文明史

  甲骨上记录的王的名字,与《史记》中商代帝王名号吻合,这证明了《史记》内容的可靠性,从而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向前推进了约一千年。

  △左为甲骨上记录的王的名字,右为《史记》中商代帝王名号。

  商代的田猎

  便是当时的军事演习

  这片小屯南地2172号甲骨

  反复问了11遍:商王田猎有灾祸吗?

  可见“商王田猎”的重要性

  不仅这片甲骨

  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甲骨片中

  关于田猎的卜辞甲骨高达五千多片

  嵌绿松石甲骨刻辞骨柶,刻有“壬午,王迍于召,延田于麦麓,获兕,亚赐”,15个字记录了商王的一次田猎。

  △商·嵌绿松石甲骨刻辞骨柶,藏于殷墟博物馆。(文博日历丨用绿松石“写日记”的甲骨,全国罕见!)

  为何田猎如此重要?

  这是因为在殷商时期

  古人对自然界的认知非常有限

  占卜之风盛行,几乎无事不卜

  镌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

  也就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而在殷商时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战争和祭祀就是最为重要的社会活动

  外出射猎的队伍在当时就是作战队伍

  射猎指挥官就是作战指挥官

  在田猎之中

  作战队伍遵守纪律、学习武艺等

  商代的田猎便是当时的军事演习

  汉字

  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源头

  值得我们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监制丨唐怡制片人丨毕磊文案丨王丹妮视觉丨李承章


( 编辑:wl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