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7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仰韶文化研究迈向国际化新台阶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1-03   打印
  2024年12月11日至14日,以“仰韶的过去和现在”为主题的首届国际学术会议在英国剑桥大学隆重举行。受英国剑桥大学仰韶研究团队邀请,仰韶文化非遗传承人、河南仰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军携公司团队精心制作的全球首届“仰韶的过去和现在”主题会议吉祥物——寓意仰韶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仰韶万年”主题彩陶亮相大会。这一彩陶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参会人员的高度认可,并被剑桥遗产研究中心永久性收藏。

  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球多家文博单位、考古科研机构及知名院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仰韶文化的历史价值、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30余位专家学者担任主旨演讲嘉宾和分会论坛主席。研讨围绕“仰韶的过去——考古学”和“仰韶的现在——文化遗产”两大主题,就“聚落和社会组织”、“物质文化与艺术”、“墓葬与身份”、“博物馆”、“公众对过去的关注与参与”,以及“利用过去”等六个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会议首先回顾了仰韶文化的辉煌历史。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的重要代表,持续时间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前2500年(距今约7000年至4500年)。这一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而得名,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也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篇章。

  仰韶文化以独特的彩陶艺术闻名于世,其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认为是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的象征,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此外,仰韶文化涵盖农耕、养殖、狩猎、制陶和祭祀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会议着重探讨了仰韶文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和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仰韶文化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许多新观点逐渐被学界认可:

  “仰韶文化研究是探寻华夏民族起源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关键所在。”

  “仰韶文化的研究证实了中国史前史的本土起源,开启了考古学文化研究与社会发展阶段研究的新篇章。”

  “仰韶文化对中国历史进程与中华文化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仰韶时代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

  特别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先生的“想不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先生的“非同小可”的感触,充分说明剑桥大学仰韶项目及本次会议论坛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剑桥大学仰韶研究团队以杨国华和索伦森院士为核心,长期致力于仰韶文化国际化推广,开展了仰韶时代遗址的实地考察、相关博物馆展览与展示探索、田野调研及考古遗址公园的综合研究,并为仰韶遗址群联合申遗奠定了基础。他们近年来取得的卓越成绩,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

  “只有深度了解仰韶文化的过去和现在,才能更好地布局仰韶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仰韶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根与魂,其蓬勃生命力来源于厚重的生活底蕴、升华为艺术的抽象思维,以及服务于生活的不懈追求。”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三门峡市仰韶文化非遗传承人王新军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并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就仰韶文化国际化和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其非遗团队所创作的部分文创产品的展示也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仰韶文化研究迈向了国际化的新台阶,也为未来仰韶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 编辑:sb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