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兴高保存的仅有的抗日战争纪念章。 一九四八年结婚,这个抗战老兵和老伴儿一生养育了十一个子女。 这条红色的围巾是去年冬天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会志愿者送给牛兴高的,记者采访时他拿了出来围在了脖子上。
3月24日,多云转雨,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牛兴高特意穿着一件挂上抗战纪念章的薄袄,坐在一个用废旧汽车座位制成的椅子上等待记者到来。
今年89岁的牛兴高,1927年5月3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个农民家庭,他是记者此次采访的三位抗战老兵中年纪最小的一位。1944年冬天(阴历十月),牛兴高和同学们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从学校报名参军,并在云南曲靖接受了半年集训。牛兴高告诉记者他当时是一名机枪手。牛兴高入伍后被分配在青年远征军207师620团2营4连一排一班。他参与的是与日军的最后作战,在湖南湘潭、湘江打过多次战役,并解放数座县城。后来牛兴高参加历史上著名的芷江会战,在这次战役中担任机枪手的牛兴高和战友们一起与10万日军进行了2个月的拼死较量。在战争中牛兴高的腿部被炮弹皮炸伤,耳膜震破,从那时起老人的听力一直很差。记者采访时,他的三儿子一直贴在牛兴高耳旁大声喊话,传递要了解的内容。
鬼子投降后,作为少尉排长的牛兴高去了东北,后来回到了家乡。
1948年9月,牛兴高和老伴儿杨晓菊结婚,并生育了5个儿子、6个女儿。如今,牛兴高和老伴儿在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租住别人的房子生活。杨晓菊告诉记者:“他现在身体还可以,天冷的时候有气管炎和哮喘病,要吃药。”提起他们的几个孩子,牛兴高和老伴儿就非常高兴,他说孩子们孝顺,有空的时候都经常会来看他们。牛兴高喜欢看电视,尤其是战争片,虽然听不到声音,但是每当看到那些激情的画面,牛兴高的脸上都会流露出激动和喜悦之情。
记者问起牛兴高有什么愿望时,老人说现在有吃有喝,生活幸福,他很知足。
( 编辑:wangm ) |
牛兴高:现在的生活,我很知足
来源:三门峡日报 发布日期:2015-03-27 打印

- 上一条:王军伯:不给国家添麻烦
- 下一条:华丽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