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3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我市坚持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5-22   打印

  本报讯(记者张静怡)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提升农业绿色发展、产业方式低碳循环、乡村环境生态宜居工作,有力促进乡村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发展节水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把大面积提升粮食单产作为关键举措,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测墒灌溉等农业节水技术,全市累计推广面积130万亩;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03.28万亩,高标准农田率由22%提升至48.3%。2024年,全市粮食产量突破15亿斤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强化生态治理,促进绿色发展。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实施减量增效行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形成“果枝—食用菌—有机肥”综合利用模式,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3%、88%,农膜回收率达到90%;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4.9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生活垃圾处理率99.4%,生活污水治理率48.6%,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

  片区组团发展,建好沿黄乡村振兴标杆。聚焦沿黄6个县(市、区)16个乡镇90余个行政村,按照“一带三区四组团”空间布局,形成“五园八线路九个万亩基地”产业发展态势。放大农耕魅力,加快推进9个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设,培育大枣文化园、“萄醉田园”、东寨九曲黄河观景台、阌园生态农业园、汉山—枣香河、金鸡岭黄河入豫观景台、盘豆驿研学实践点等一批运营实体;串联文化、农业、生态资源,形成8条乡村旅游线路。聚焦大枣、莲菜、油菜(油葵)、葡萄、柿子、花椒、连翘等特色产业,建设9个万亩绿色基地;建设特色产业集聚区,87.5%的沿黄村庄形成特色种养专业村,特色产业占沿黄农业产值比重达87%,辐射带动26个乡镇300多个村庄近24万群众增收致富。


( 编辑: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