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丽霞 通讯员高向明)2月21日,本报以两个版的篇幅发布了《2016年三门峡市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这是继去年以来,我市工商部门充分利用工商注册信息优势,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使工商的“死数据”变成了“活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工商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群众反映良好。
我市工商部门充分利用工商注册信息提升服务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及时反馈商事制度改革等各项重点改革措施落实效果。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市场主体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重点分析商事制度改革的惠民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和市场主体的变化规律,预测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方向,确保“放管服”改革更加惠民便民。
二是及时掌握新兴业态发展情况。对本地新兴行业、重点行业和特色行业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如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和周边地市进行横向比较,深入分析全市投资环境状况、政策措施落实、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等动态变化情况,有助于全市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培育主体。
三是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市场主体分析报告大量采用图表等形式,简单明了地阐述和对比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外资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总量演变、注册资本(金)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剖析了不同行业结构、行业资本规模、行业区域分布情况,深入分析全市投资环境状况、政策措施落实、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等动态变化情况。
( 编辑:ljx ) |
市工商部门:变“死数据”为“活资源”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2-24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