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访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叶国明
“刘书记的寄语统揽全局,内涵丰富,为我市行政服务工作创新发展指引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日前,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叶国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行政服务中心将进一步深化“效能革命”,创新工作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为我市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加油助力。
创新工作机制,提供“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将改革范围扩大到投资项目审批、商事登记、社会事务等事项;探索开展承诺件“派单式”管理,建立综合受理窗口,实行“部门委托,集中受理,网上交办,限时办结”的新模式;全面实施“一站式”审批、限时办结、全程代理、超时默认等工作制度,整合再造行政审批服务流程,精简办事程序,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加强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打造“一次办妥”新品牌。加强“互联网+政务运行”建设,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网络化转变,积极推动市、县、乡政府部门部署应用我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确保“市级统筹、部门协同、整体联动、一网同办”的“互联网+政务运行”体系正常运行;推动网上审批工作深化开展,构建网上办事大厅与实体政务大厅相结合的政务服务新机制,打造“一次办妥”政务服务新品牌。
加强行政服务效能监察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强化行政服务中心的第三方监管职责,建立健全行政服务效能监察工作机制和实施办法,实行市、县两级联动,对同级服务窗口、分中心开展行政服务效能监察;实行行政服务质量实时评价、定期考核排序,督促各部门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记者陈林道)
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巩固创新驱动“主战场”
——访三门峡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发军
“工业是我市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研发投入的主阵地,也是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主战场’。只有把工业发展动力转到创新驱动的轨道,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我们的工业才能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迈进,才能实现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的根本性转变。”日前,面对市委书记刘南昌对我市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的再次寄语,市工信委主任李发军如是说。
聚焦产业结构调整。要大力实施“12788工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强市和网络经济强市建设为目标,以实施《三门峡市推进绿色化改造攻坚方案》《推进智能化改造攻坚方案》《推进技术改造攻坚方案》《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扶持仰韶酒业转型发展打造豫酒领军企业的意见》七个攻坚工程为抓手,重点发展黄金、铝、煤及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八个重点产业,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抓好新能源汽车、黄金铝铜精深加工、煤及煤化工、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积极与中国科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同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大型企业资源平台化、员工创客化、产品个性化,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战略创新提升竞争优势。
打造一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强化企业家培训,大力弘扬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努力建设一支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现代企业家队伍。
着力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全面健全工业骨干企业重点联系人制度,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主动为企业和客商排忧解难。加快培育“巨人”企业,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一体化发展,提高资源和市场掌控能力。(记者 方梦一 )
( 编辑:徐伟 ) |
创新驱动 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系列访谈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4-10 打印

- 上一条:刘禹锡笔下的诗意三门峡
- 下一条:小山村有了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