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灵宝市主动站位三门峡市脱贫攻坚大局,坚持“三个结合”,全力打好转移就业扶贫政策落地“组合拳”。
坚持“短期计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不断夯实就业扶贫工作基础。该市成立并及时调整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单位层层抓”的扶贫工作协调机制,全力做好转移就业行业扶贫工作。在此基础上,先后制订出台了《灵宝市2016年转移就业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2017年灵宝市转移就业脱贫行动方案》等短期帮扶计划,同时规划编制《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报告制度和督查制度的通知》文件,形成了“以短促长、长短结合”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政策体系。
坚持“劳务输出”与“就近安置”相结合,切实提高贫困人口家庭收入。该市面对贫困群众年龄跨度大、劳动力不均衡的实际情况,采取因人施策的办法,充分发挥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职能优势,不断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劳务合作,全面拓宽该市劳动力就业渠道。2018年,共完成转移就业9.25万人,占全年目标任务8万人的115.6%;实现劳务创收6.8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6亿元的113.3%。组织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平台,将信息化服务延伸到基层一线。同时,依托该市转移就业服务平台,举办大型招聘会,2018年共达成用工意向2000余人。目前,该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6779人,其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14433人,完成转移就业14324人,就业率99.2%。
坚持“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相结合,全面激活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授人以鱼”,即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增收脱贫。对于无法输送到企业或到外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按照“面向贫困户、自愿申请、村镇推荐、扶贫部门把关、人社部门审核”的原则和流程,开发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联络员、保洁员、护林员、巡河员等公益性岗位,就地就近安置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40人。“授人以渔”,即提供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建成占地600平方米的劳动技能实训基地,开设家政服务、中式烹饪、电工维修等专业。截至目前,该市已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8360人次,切实提高了其劳动技能素质,提升了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
( 编辑:李建新 ) |
灵宝市:
“三个结合”打好转移就业“组合拳”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3-13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