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2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且看义煤人如何“瘦身强体”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5-28   打印

    河南能化义煤集团深化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在去产能、“三供一业”移交、机构改革等方面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渐次展开,直面问题挑战,锁定目标任务,在“瘦身强体”中寻求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引领企业向高质量发展奋力迈进。

    啃下去产能这块“硬骨头”

    “我们2017年去产能工作开展以来,敢于正视自身不足,查找漏洞,寻找突破口,按照上级要求依法依规进行操作,确保关闭退出矿井关停一对、放心一对。坚决避免出现负面典型,坚决啃下去产能工作这块‘硬骨头’。”义煤集团总经理吴同性介绍,该公司计划关闭退出的39对矿井全部为兼并重组矿井,设计产能675万吨,矿井分布于洛阳、三门峡下辖的8个县(市),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此,该公司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及10个专业组、2个督导指导实施组、39个现场工作组,制定了7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拟关闭退出煤矿分别从矿井规模、安全状况、资源条件以及人员、资产、负债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估,将去产能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双重驱动,以点带面,促进工作全面突破。对确实完不成的工作逐级上报,并下发任务督办单按规定时间节点完成,多渠道与合作方沟通,主动化解矛盾,做好矿井关闭工作。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随着丰源煤业主井井架应声倒地,义煤集团在去产能攻坚战中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随后,该公司乘势而上,通过多方协调,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仅仅用时68天就成功关闭矿井39对,圆满完成当年任务。

    2017年底,国家抽检组一行13人分3个小组分别对关闭退出矿井进行抽检,全面了解去产能工作开展情况,对该公司所做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

    “三供一业”让企业卸包袱

    “‘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具体任务,是推进企业脱困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承接‘三供一业’移交方面,义马市委、市政府为减轻企业负担、解除企业后顾之忧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在项目建设上给予义煤集团包括征地拆迁、工农关系协调、人才引进、科技创新、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得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义煤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宗庆说。

    “三供一业”移交,让企业卸掉负重、轻装前进。据义煤集团战略规划部部长杨刚介绍,义煤集团是河南能源下属企业中剥离企业办社会工作涉及范围最广、人数最多、任务最重、情况最复杂的单位,移交改造工作涉及供水55514户、供电50615户、供暧45845户、物业47999户,涉及社区管理组织机构16个、消防机构2个,退休人员移交地方社会化管理方面又涉及31805名退休人员和84066名医疗生育参保人员。这项工作启动以来,义煤集团各项工作推进快、效果好,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每年可节约开支1.3亿元。

    “感谢‘三供一业’政策,不仅给企业甩了包袱,妥善安排了职工,而且给义马市用水户提供了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义煤集团原职工李爱霞说。如今,她被分配到义马市水务集团营业部工作。“三供一业”供水业务移交地方后,义马市水务集团承担着该市4万多用户的供水、维修等任务,用户全部分表计量,通过此次改造实现了24小时供水,改变了以往按时按点供水的不便。

    义马市新天地物业公司的陈禾滢说,“三供一业”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来说都意义非凡,让我们抓住了历史机遇,从员工行为规范、物业管理制度、品质服务标准及实操演练等方面全面开展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物业管理水平。目前,该公司陆续接管了十几个小区的物业管理,新增员工百余人,使民营企业迎来了发展壮大的大美春天。

    机构改革激励干部员工斗志

    机构改革,对于义煤集团来说是一门必修课。作为老牌国有企业,多年来形成了机构重叠、人才缺乏、效率低下等顽疾,各种矛盾面临激化,不改革必然寸步难行。为此,该公司抓住影响生产经营的重点环节,层层推进,快速突破。

    义煤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李辉说,为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持续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该公司立足战略发展需要,通过“三减”(减头、减面、减人)、“三优”(优化设计、优化系统、优化劳动组织)、“三提”(提高单产单进、提高效益效率、提升素质能力),强力促进新“四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并以全员效率、人均效益提升为重点,建立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结构调整为核心的用工机制。同时,持续加大清查“十三类人员”力度,对发现的各类不规范劳动用工情况依法依规处理。清理整顿空余出的岗位由富余人员调剂补充,该公司除了定期组织专人对劳动用工整顿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外,还鼓励引导职工由机关向基层、地面向井下、辅助向一线正向流动,严控人员倒流、超定员调配,确保公司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化。

    只有减负前行,才能真正把义煤集团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目前,该公司通过机构改革,压缩机构224个,占现有机构的24%;科级干部职数压缩568个,占现有职数的16%;一般管理职数压缩664个,占现有职数的14%。在实施科级干部竞聘上岗后,各单位实现了“机构精简高效、业务集中归口、因事设岗、因岗配人”的改革目标,人岗结构更加合理,内部活力有效激发,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极大调动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机构改革后 ,各级管理人员有了危机意识,进一步拓宽了职工的晋升通道,咱们基层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激情提高了。”义煤集团人力资源部职工林玉博说。

    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该公司在去产能、“三供一业”、机构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突出。一系列遗留问题的化解,不仅为企业求得生存扫除了主要障碍,更激励了斗志,坚定了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这两年,在整体经营形势下行的情况下,我们牢固树立‘改革则活、不改则死’的坚定信念,直面问题挑战,锁定目标任务,坚持安全生产,维护大局稳定。下一步,我们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扎实推动企业全面发展,有信心夺取二次创业新胜利。”义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董正亮说。


( 编辑:c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