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渑池县 做实产业扶贫“强支点”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7-23   打印
  “你们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太有价值了。”7月20日,渑池县陈村乡西段村贫困户程红云与该县农业农村局帮扶人说起产业技术培训和产业收入,脱贫信心满满,“5亩花椒今年开始挂果,有你们的技术跟踪指导,丰产丰收不成问题,林下柴胡秋后采收起码能卖1万元,再加上自己开办幼儿园的收入,我已主动向村里申请脱贫了。”
 
  今年以来,渑池县根据产业扶贫实际,推行“专家联系产业、部门联系乡镇、技术人员联系贫困村户”三位一体产业扶贫机制,走村入户搞培训,田间地头传技术,开展全天候、全方位、多轮次的菜单式产业技术指导服务,授人以渔强本领,做实产业扶贫“强支点”,撬动产业扶贫新动能。
 
  “新品种新技术让产业扶贫的效益倍增。”三门峡市拔尖专业技术人才、渑池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上官建宗介绍,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高致明牵头的渑池丹参优质高产技术服务团队成果丰硕,培育成功并认定豫丹参1号新品种,成为渑池丹参专有品种,极大提升了丹参产业扶贫成效。
 
  渑池县还先后聘请西北农林大学教授魏安智、韩城花椒研究所研究员云丰民等5名专家教授,组建“双椒一药”高效适用技术专家服务团队,为产业扶贫提供最新最强最前沿的科技支撑。
 
  “以前,觉得种植花椒没什么可学的,今天才知道花芽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花椒收成的好坏!”日前,在听了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讲授之后,该县天池镇陈沟村一位贫困户感慨道。该县抽调涉农部门55名技术骨干,成立农业扶贫技术服务团队,与“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扶贫包村、基层农技推广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等相结合,与农时节令和贫困户技术需求相结合,把课堂建在扶贫村组、建在农户田间地头,进行菜单式服务。上半年,已开展花椒修剪管理、中药材标准化栽培等技术培训80余期,田间指导110余次,培训贫困群众4500余人次。
 
  “我们建立‘专家联系产业、部门联系乡镇、技术人员联系贫困村户’三位一体产业扶贫机制,全力推动技术帮扶与贫困村产业发展、贫困户技术需求、扶贫产业项目支撑的有效对接,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户。”渑池县产业扶贫硬仗专项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郑平伟介绍,在产业基础好的乡镇和村,采取“技术人员+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集中对入社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对未成立专业合作社的,通过指导专业大户进行示范带动,以大户为平台组织贫困户现场培训;在产业薄弱的乡镇和村,采取农业技术人员直接联系贫困户,一对一、面对面进行技术帮扶。
 
  目前,渑池县已发展花椒28万亩,覆盖6200户贫困户21412亩;发展辣椒5.07万亩,覆盖1832户贫困户5379亩;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总面积达到10万亩,覆盖1143户贫困户2885亩。全县贫困户“双椒一药”扶贫主导产业发展户均面积达到2亩以上。(王峰)

( 编辑:师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