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头银发,依然精神矍铄;一心向党,终生砥砺前行。她就是魏祖鹤,出生在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一个耕读世家,年轻时在陕州、渑池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后发挥余热,为义马社区老党员积极服务。她一生充满传奇,又饱受磨难。 最近,魏祖鹤的书桌上又多了几本书——《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的上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3月23日,在义马市新区办事处千秋社区,97岁的魏祖鹤老人与62岁的儿子崔乔生一同阅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浓浓的书香成为亲人之间沟通的纽带。“现在我每天都会看上几章,看到这些红色历史,就会想起当年那段烽火岁月。”魏祖鹤说。 筹集1万多银圆支持抗日 “家中世代崇文尚礼,注重对孩子们的读书教育。”魏祖鹤说。1924年,魏祖鹤出生时正值乱世,当时国家内忧外患、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即便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魏家家风不改,幼年时期,她就和村里的男孩子们一同进入学堂学习,并且接触到了红色革命教育。 魏祖鹤的老师中有好几位都是进步人士,她的二叔魏世杰还是中共地下党员。目睹了日寇入侵,国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再加上进步老师和其二叔的影响,魏祖鹤逐渐懂得了抗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虽年幼,也有一腔热血,绝不愿当亡国奴。”忆及当年,魏祖鹤依然满腔热情。1938年,在驻马店小学,14岁的魏祖鹤和12名小姐妹在进步老师的指导下组成宣传抗日小分队,坚持不懈上街唱抗日歌曲,演街头话剧,进行抗日募捐。 “我们利用半年多时间终于募集了1万多银圆,买了一架战斗机支持抗日!”魏祖鹤老人说。学校还专门为她们召开了一个“胜利完成募集一架战斗机表彰大会”,表彰她们的成绩。 坚持46年终圆入党梦 1946年,魏祖鹤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小学教师工作。在家庭的熏陶和进步老师的影响下,1949年5月,她毅然到武汉报考了湖北革命大学,并加入了共青团组织。1950年1月,她从湖北革命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南陕州地委,先后在陕州、渑池工作,走上了反匪、反霸、镇反、土改第一线。 参加革命工作后,魏祖鹤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7月,经过两任组织部长严格考察培养,党组织同意接纳她,就在准备安排她入党宣誓时,中央整风运动开始了,上级通知:“各级党组织暂停培养、发展新党员。”就这样,她遗憾地错过入党机会。 虽然没有入党,但魏祖鹤依然怀着对党无比崇敬之心,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离休以后,虽没有了繁重的工作,但魏祖鹤生活依然忙碌。她主动请求承担起组织义马市千秋街道片区老干部学习的工作。没有学习场所,她便邀请老同志到她家里开展学习活动,还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老干部授课,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和形势。 这一等就是46年,直到2003年“七一”前夕,魏祖鹤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站在党旗下庄严地宣誓时,她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全家22口人中10人是共产党员 魏祖鹤家的门楣上方挂着鲜艳的国旗。这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旗帜,也是飘扬在她们一家人心中的旗帜。“我们几个小的时候,母亲经常给我们讲红色革命故事。现在,母亲上了年纪记性差了,总是记不住事情,可那些革命故事她一点儿没忘,时常会给我们说起。” 老人的孩子崔乔生说。 在家里,魏祖鹤带领子女们忠党爱国,经常鼓励他们要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出一份力。孩子们继承了母亲坚强乐观的性格,也传承了母亲的信仰,全家22口人中,有10人是共产党员。在魏祖鹤的教育和影响下,“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全家的家训,儿女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每到党的生日,我们家都要组织活动,庆祝党的生日。”崔乔生说,去年“七一”,他们举办了家庭“党在我心中”重温入党誓词主题活动,祖孙三代面对党旗,庄严宣誓。一家人还进行了唱红歌、读党章,听妈妈讲述革命历史故事活动。 回首过去峥嵘岁月,感叹今天幸福生活。魏祖鹤老人情不自禁唱起了那首扎根在她心中的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歌的时候,老人脸上洋溢着神圣庄严的神色。歌曲唱罢,老人似乎还沉浸在歌中,沉浸在对党和国家的敬仰热爱之中。 “母亲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坐上了轮椅。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计划带母亲到周边的红色线路走走,重温党史。”崔乔生说。 |
【通讯】一颗丹心永向党 不忘初心薪火传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3-22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