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我家的“人事间”故事丨总是忆起才觉甜(刘渊滢)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5-01   打印
  总是忆起才觉甜
 
  四月天,阴雨连绵,想起又有好些日子没给家中打电话了。打开通话记录,上周又有奶奶三个未接来电。人呐,总是在下雨天就多愁善感,点开奶奶的号码,回拨了过去……
 
  “喂?”
 
  “奶奶,是我。”
 
  一些零碎的画面随着奶奶那头的声音一起浮现。
 
  我是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孩子,和我一起的还有两个堂哥。记得从我会说话起,爷爷就给我做了几盒子麻将大小的识字卡片。爷爷的毛笔字像印刷般写在卡片上,少说也有几百张。长大些,爷爷又手把手教我算数,一大把年纪又买了奥数书,自学再教我。“学习就踏踏实实学习,玩才能痛痛快快地玩”对我,爷爷总是谆谆教导。我是没上过幼儿园的,可我小学的入学成绩是全班前三,倒也不是骄傲,不过如今想起,尽是爷爷的功劳。“你爷爷是政协退休的党员,在我们村属最有文化的了。”奶奶每每提起爷爷,总是满眼崇拜,嘴角不自觉上扬。
 
  “睡不完的瞌睡攒不住的力。”这句话是我听过爷爷说过最多的话了。从小我就喜欢睡懒觉,爷爷总是教育我要勤奋,这话在当时就是左耳进右耳出的耳旁风,可等成人了,反而觉得道理深刻,还常常拿来劝自己身边的朋友。时至今日,想想每个奋斗的昼夜,多半是因为爷爷的这句话才坚持了下去。想想自己长成今日模样,应该是爷爷奶奶的骄傲吧。
 
  小时候,爷爷总是一大早去买菜,中午就能吃到爷爷做的大餐,对,就是爷爷做的,顿顿是大餐。每每想到奶奶这辈子就没做过饭就心生羡慕。“想起我嫁给你爷爷的第一天,你老奶奶让我蒸馍,我当时不会呀,硬着头皮蒸好了。”奶奶眼中的笑意像是要溢出来,“你爷爷见了猜怎么说,‘你这馍蒸的得两个人抬着吃!’”偶尔,爷爷忙起来,奶奶也会做几次饭。在我的印象里,他们也会因为些柴米油盐,从鸡毛蒜皮吵到世界大战。不过,但凡奶奶做的饭爷爷最后都会吃得一粒不剩。现在想来,也是老夫老妻爱情的甜。
 
  “看你写的字,马鳖倒出了还!”奶奶从小就严格要求我的字,“虽然我不识字,但我能看出来写的好不好看。”每次说起奶奶不识字,总有邻居问:“这么多年,当家的也没教教你认字?”奶奶总笑着不回话。上次因为家事奶奶和大伯起了冲突,大伯说了气话:“你懂个啥,大字不认识一个。”奶奶当时就闪了泪,“这辈子你爸可是没说过我不识字……”事后奶奶每每提起,都会拉着我的手饱含泪水:“你爷爷是咱们这一家的根,他不在了家就开始分裂了,但只要我还在一天,家里事我就要管,这个家不能散……”我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爷爷是我们家的根,是我们家的魂。爷爷奶奶不仅带大了父亲一辈人,也教育出一代孙辈人。两个堂哥年轻有为已成家,我也不算差。如今不住在一起了,逢年过节,各家都会到奶奶家团聚,看到堂哥家的孩子表演才艺,才觉爷爷树下的无形家风吹过了两代人,又在下一代延续。家之兴替,无异于此。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人们灵魂深处最温馨的港湾。如今,时代在进步,祖国繁荣了,人民富裕了。学习用点读机,做饭用全自动锅,扫地用机器人,教育公平发展,科技创新发展,人们幸福感倍增。那些当年用过的“老物件”也都“下岗”了,但爷爷树立的家风永不磨灭。每当我回到家,就会觉得又回到了最初梦想启航的地方,每次回家都会给我带来新的力量。若每个人都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14万万人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来,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滴答滴答,外面雨势渐渐小了。是时候抽空回家一趟了。

( 编辑: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