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3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渑池县:项目建设赋能经济发展陕州区:拔尖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5-18   打印

  本报讯(记者马德英)初夏时节,走进渑池县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处处可见干事创业、施工正酣的画面,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花飞溅,展现出活力十足的建设“速度”和热气袭人的生产“热度”。

  今年以来,渑池县紧盯跻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目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先后开工实施了四期24个总投资达151.4亿元的“三个一批”项目,使“三个一批”项目的签约项目开工率、开工项目开工率、投产项目达效率均达100%,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重质重效,做好项目建设加减法。该县严格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分包、重点工业项目推进工作专班两个制度,各分包领导、各责任单位领导带头深入一线,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推进会议纪要形成的各项职责分工,对照任务及时间节点,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好各自工作,确保问题发现一个、落实一个、解决一个,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慢作为、不作为等现象发生。

  突出重点,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该县坚持挂图作战,督促各单位与项目建设方、要素保障部分充分做好对接,紧抓天气转暖、利于混凝土浇筑的黄金建设期,确保河南希格腾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0万吨再生铝等9个项目早日达到竣工投产转化条件;抓好重大前期项目,紧盯总投资100亿元的渑池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的青岛瑞莱斯机械制造、总投资3.7亿元的算力中心、总投资70亿元的磨盘沟100MW抽水蓄能发电等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对接暨前期手续办理,为项目建设蓄势赋能,不断增添强力“内核”。

  压茬推进,确保“三个一批”项目持续发力。该县紧抓总投资151.4亿元的24个前四期“三个一批”项目,对落地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统筹合力、责任到人,并对照“三个一批”项目考核工作,对承担“三个一批”相关指标的责任单位,就省考核体系中的5个大块、20个小类、51条考核细则逐类逐条与市级部门积极做好对接工作,持续推进“三个一批”项目按计划进度稳步实施。

  奖先督后,形成项目建设浓厚氛围。该县继续做好周调度、月点评、季观摩制度,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在全县范围予以通报,对项目建设推进有序、示范带动成效显著的乡镇、部门及个人,在干部考核任用、资金奖励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对推诿扯皮、凡事讲条件、拖后腿、不作为、慢作为的乡镇、部门及个人,要严肃追责,形成真干事、干实事的浓厚氛围。

  本报讯(记者王建栋)今年以来,陕州区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将拔尖人才专业优势与农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具体需求相结合,建立基层服务联系点,引导人才深入基层,推动人才服务基层,开展蹲点服务,把最实用的信息、最有用的技术、最管用的方法带到农村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精准对接,专业人才干专业事。在综合考虑乡村振兴实际需求、拔尖人才服务意向、服务基层覆盖面的基础上,结合人才各自专业特长,农业领域人才主要针对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畜牧企业等开展技术服务和业务指导工作;教育、医疗领域人才与偏远乡村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帮扶,提供“支教支医”服务;文化领域专家结合自身特长,深入乡村开展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等文艺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目前,全区各类拔尖人才共确定基层服务联系点42个。

  倾心服务,拔尖人才助产业兴。活动开展以来,该区农业领域市、区两级拔尖人才蹲点进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扎实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指导、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等各类服务活动18项。该区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市级拔尖人才戚守登蹲点三门峡牧阳农牧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种猪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专家及河南农业大学教授任广志共同开展豫农黑猪屠宰测定工作,为育种提供科学依据。该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区级拔尖人才张永民蹲点张湾乡新桥村春花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多次深入联系点,针对温室甜瓜管理、连栋大棚豆角管理等方面问题,帮助解决甜瓜科学整枝留瓜、科学水肥供应等技术难题,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健全机制,专家人才赴一线。着眼盘活用好现有人才,将加大人才选派力度、建立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选派拔尖人才和高职称优秀专家到基层开展服务纳入陕州区2022年乡村人才振兴的工作要点。下发《关于开展“拔尖人才服务进基层”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拔尖人才“下基层、解难题、促振兴”活动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每名拔尖人才至少确定1—2个基层联系点,每月要安排1天时间到联系点开展技术服务和业务指导,所在单位要全力支持拔尖人才到联系点开展活动,并将此项工作作为拔尖人才年度目标考核和所在单位年度党建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转“被动服务”为“主动对接”,切实提高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的能力和作用,充分调动专家人才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服务的主动性,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了坚实力量。


( 编辑:唐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