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期“请您当法官”活动现场 姚鸿宇 赵富林 摄 ![]() 卢氏县人民法院五里川法庭法官勘查现场 姚鸿宇 赵富林 摄 “今年,我们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两不误,科学高效运用审判资源,最大限度提高司法效率、促进司法公正。用心、用情、用功办理好每一起案件,全面提升办案质效、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传递司法温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近日,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副主任张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今年1月至4月,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10943件,结案8440件,结案率77.13%,比去年同期上升14.6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全省排名第一;一审服判息诉率86.28%,为历史同期最高值。 这一喜人成绩就是全市法院能力作风建设取得成效的标杆。 自“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三门峡市两级法院始终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实效导向和群众满意导向,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做到活动开展和执法办案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用服务大局成效、审判执行质效和群众满意度来检验活动实效。 简案快审 繁案精审 又快又好——群众服气 “早听说法院办案效率高,这回我可是真正感受到什么叫高效快捷!”灵宝市某村村民张某激动地说。 2013年,张某(原告)将两亩土地出租给张某让(被告)。2020年,张某让就没再按合同约定继续支付租赁费用。今年3月2日,张某将其起诉至灵宝市人民法院故县法庭。 当天,故县法庭便立案受理。法官杨晓峰审查后发现,该案标的小、事实清楚、责任明确,经双方当事人同意,依法适用小额诉讼程序进行审理。3月9日,庭审如期进行。杨晓峰结合案件事实,采取“背靠背”方式与双方沟通。经调解,双方一致同意解除合同,被告一次性支付原告4000元,双方再无纠葛。张某让当庭支付张某4000元,该案得以圆满解决,从立案到结案仅用7天。 “就为我这点儿钱,法官耐心调解,没有因我们赌气争执一判了之,都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替考虑、分析,当庭就解决了问题。这样的调解,我真服气!”张某啧啧称赞。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实际,全面推广创新灵宝法院先进经验。全市法院对全年收结案情况通盘考虑,合理掌控工作节奏,确定合理的月均收结案区间,尽可能做到收结案均衡。两级法院从上到下,统筹谋划,聚焦主责主业,逐级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每月结案率在80%以上。各基层院繁简分流,合理优化繁简案团队人员配置,科学确定划分标准,系统改进分案机制及程序衔接机制,充分发挥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督促程序功能作用,严格落实繁简分流考核方案,积极推广示范诉讼,真正实现简出效率、繁出质量。1月至4月,卢氏、义马、灵宝等3个基层法院的结案率在全省160个基层法院分别排名13位、15位和17位,渑池、陕州、湖滨等3个基层法院排名均进入全省前70位。 源头解纷 为民纾困 案结事了——群众满意 “谢谢法官认真细致地处理我们的纠纷。我们对法官处理本案时的态度非常满意。”某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学生如是说。 受疫情和“双减”政策影响,被告某专升本教育机构资金链断裂,无力经营,注销停业。来自不同省市的10名原告,无法继续学习,培训费退还也没了着落。一审时被告未出庭,渑池县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民事判决。被告收到判决后不服,向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法官路增广发现,这起群体性教育培训纠纷虽案情简单,但涉及弱势群体,尤其是受疫情影响,教育机构确实存在经营困难情况。为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减少当事人诉累,使当事人省心、省时、省钱,真正把“案结事了”落到实处,他和助理林阳阳积极与一审法官沟通,一起承担该案的调解工作。大家分头用微信进行调解,摆事实、讲道理,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努力寻找案件调解突破口和双方利益平衡点,直到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服判息诉,案结事了”“判前释法、判后答疑”,全市法院紧扣目标导向和办案机制,按照“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以质量为重,积极运用“败方思维”,充分说理、答疑解惑,确保实现“胜败皆服”;坚持见案见事更要见人的原则,推广“对话式、谈心式”裁判方式,以司法温度解开“心结”,提升裁判可接受度,实现案结事了、息诉止争。构建以服判息诉率为中心的绩效考核体系,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1月至4月,服判息诉率为86.28%,属历史同期最高值。 基层治理 “庭”有作为 提升质效——群众称赞 3月4日,在卢氏县人民法院五里川法庭,农民工莫某手捧一面上写“执法为民 一身正气”的锦旗,感谢干警们真心实意帮农民工讨薪的举动,令人感动。 2019年,莫某在某科技公司从事机械劳务工作。工程结束后,该公司为其出具一张数额为1.8994万元的工资欠条。3年来,莫某多次登门讨要,至今仍有3994元欠款未被支付。3月3日,万般无奈的莫某到五里川法庭提交起诉书,并向法官诉说几年讨薪的心酸与艰辛。法官当即到该公司调查核实情况,敦促其负责人及时支付欠款,并告知其拒付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后果。3月4日一大早,莫某便领取了拖欠几年的工资。 人民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是维护稳定的“桥头堡”、化解纠纷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连心桥”。近年,三门峡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地处最基层、人熟地熟的阵地优势,号召法官们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亲历纠纷现场,让矛盾“消化于基层,消化于萌芽”,为乡村振兴和平安建设保驾护航。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还把法庭审判质效、解纷能力纳入考核体系,与实质化繁简分流同步推进、同步落实。1月至4月,全市人民法庭案件调撤率、服判息诉率、裁判文书自动履行率、执结率分别在55%、95%、75%、97%以上。 走进法院 参与司法 改进作风——群众安心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群众对司法公开透明的期待愈加强烈。司法公信力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 “案件怎么判,请您当法官!”这已成为当前三门峡市民热捧的品牌活动。 2020年年初,为响应全省中基层法院要有组织地开展“邀请百万群众旁听十万案件”活动,切实锻造人民法官能力作风的号召。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动作为、创新探索,打造品牌,高质量推动“案件怎么判,请您当法官!”活动。今年4月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两级法院组织开展“请您当法官”互动式庭审活动,将该活动持续推向深入。 5月14日,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公开审理一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件,40余名群众受邀参加此次互动式庭审活动。 当天上午9点,庭审正式开始,双方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对焦点问题进行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审判长对案件中的疑问进行梳理,总结归纳争议焦点。休庭期间,干警组织旁听群众对庭审活动、法院工作等开展问卷调查。随后,双方当事人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审判长对本案案情及调查问卷情况进行细致点评。互动答疑环节,旁听群众现场发问,法官解答了误工费计算依据、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和赔偿费用、判决生效后如何履行等问题,并对提供劳务一方受到损害时,损害赔偿主体与赔偿范围进行举例说明和法律风险提醒,再次引起群众热议,现场气氛热烈。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持续开展“请您当法官”互动式庭审活动,让现场群众近距离参与庭审,让群众走进法院、了解法院、理解法院、支持法院,是对法官业务知识和庭审驾驭能力的考验,用群众的“标尺”规范审判活动、严格审查证据、层层把好案件质量关,环环相扣,各团队全流程全周期高效配合,因“案”施“策”,抽丝剥茧,准确把握案件审理的难点及核心问题,提升干警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打造彰显司法温度、淬炼过硬队伍的法院品牌。 民一庭庭长李占通说:“小案不小办,件件系民心。我们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聚焦大家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把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当成工作的大事,能调尽调、当判则判,以‘求极致’‘止于至善’的标准对待每一个案件,就是要切实将春天般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做脚下永远沾着泥土、心中装着人民的正义守护者。” 民生安乐,宇清明澄。 三门峡市两级法院将持续把“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走深走实,以审判质效大提升、司法作风大转变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加多元的司法需求,以优良过硬的作风为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纪雨童 李英 郑昱) |
提能力 锻作风 出实效
以能力作风建设助推审判质效提升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5-18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