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是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其前身最早溯源于清康熙年间建立的陕州召南书院。1905年,清末书院改制,定名为陕州中学堂。后历经河南省立第九中学等重要时期,于1959年1月更名为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郭沫若先生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 三门峡一高校园 学校以“理想•担当”为教育主题,秉承“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多元卓越、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创新教育、创育新人”的办学特色。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党和国家培养了近3万名优秀学子。目前拥有教职工235人,在校生2700余人。 学校连续五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文明单位”称号,2019年12月被表彰为“河南省文明校园”。近年来荣获“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特色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优秀群体”等近百项国家、省、市级荣誉。 百年奋斗,弦歌不辍,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三门峡一高形成了鲜明的育人特色。 百年一高 问道函谷 发扬学校传统 赓续红色基因 20世纪20年代,在省立第九中学时期,该校就有党员活动,任晨等多位师生曾参加过“一二•九”运动。抗战期间,学校弦歌不辍,迁徙办学,守护教育希望。学校先后出现了“哪里需要往哪里去”的志愿军老兵肖达材、“党费交到100岁”的资深教师刘寄园、助人为乐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李鸿坤,以及身残志坚、捐献遗体的刘同宇等人,他们的崇高品质为该校奠定了精神之基。此外,一高中学生党校开办近30年,走出了一批有着深厚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如现任深圳市副市长张华、清华大学教授邓柯、碧桂园集团副总裁杨海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副主任设计师刘秉等。 ![]() 一高毕业生、清华大学教授邓柯与杨振宁院士在一起 学校从办学历程、知名校友、师德典型入手,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校史文化相融合,带领师生仰望道德丰碑,增强思想认同,深化情感记忆。学校在成立校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厘清发展历程,梳理文化脉络,增设专题展板,丰富馆藏内涵,着力深挖与党史和重大历史事件关联的人物典型,形成以中共河南省委原第一书记吴芝圃、新疆军区原副参谋长任晨、河南省民政厅首任厅长蔡迈轮、新中国后复校第一任校长关周光、原省外贸厅厅长侯国富等为代表的校史人物与学校百年的历史链接。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学校把学党史、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校党委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学校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阵地,在公众号平台刊载学习教育信息50余篇,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天天读”专栏;每天晚饭课间,校园电子大屏幕播放《百炼成钢》党史短片;主干道设置专题学习展板,电子屏滚动播放学习要求;每周升旗仪式上,开设专门的“学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红色故事汇;邀请军事科学院王保庆教授等专家举行专题讲座;组织“党史学习教育•思享汇”读书交流系列活动,校领导和教师党员轮流开讲;开展礼赞建党百年、矢志为党育人征文活动,收到200多篇文章,并举行朗诵比赛,通过学、思、讲、诵激发爱国爱党的真挚情感;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制作了《保卫黄河》《红歌联唱》《把一切献给党》宣传MV,获得全市“童心向党”经典传唱活动评比二等奖;制作了《百年一高 党徽闪耀》纪录片,以故事形式生动讲述重大历史背景事件中一高教师和校友深厚的家国情怀、光荣的革命传统、优秀的精神品质。 通过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弘毅致远”的学校精神和“爱国奉献、敢为人先”的优秀传统,努力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高师生更好地树立学校百年的文化自信,赓续不朽的红色基因,坚定读书报国的理想。 树立先进典型 培育时代新人 三门峡一高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用情怀滋养情怀、用担当激励担当、用奋斗引领奋斗,培养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已故退休教师刘寄园“将党费交到一百岁”的事迹被三门峡本地媒体和各大网站争相报道,被学习强国平台予以登载,刘寄园老师家庭获评河南省首批“教育世家”。在三门峡市“出彩河南人”楷模发布厅教师节专场活动中,刘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人格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已故离休教师肖达材参加过抗美援朝,并荣获全市教育系统唯一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于2021年荣获“三门峡市第九届教育年度人物”称号。他毕业于人民大学,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门峡建设来到一高任教,彰显了“党要干啥就干啥”“党让去哪就去哪”的家国情怀。 “中国好人”李鸿坤,因“十年帮助重症肌无力同桌完成求学梦”,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盛赞为“中国好同桌”,登上当日微博热门话题榜,并被评选为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感动河南”十大人物、“三门峡市第七届道德模范”。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辞去广东某高校薪资较高的工作,返回母校任教,延续那份感动,被《光明日报》专题报道,获评“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光明日报》报道三门峡一高“中国好同桌” “河南好人”刘同宇,身患罕见的重症肌无力疾病,却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高中学业,考上了洛阳师范学院。2021年11月,他因病情加重不幸去世。在弥留之际,刘同宇留下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的遗愿,成为三门峡市第三例遗体捐献者。 这样的先进典型,一高还有很多,如被评为见义勇为类“三门峡好人”的谭永洋、诚实守信类“三门峡好人”王丹丽、助人为乐的“三门峡市美德少年”牛纪龙、坚强乐观的“新时代好少年”秦红欣,以及2021年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银奖得主张嘉轩等等。中科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曾通过视频深情寄语一高学生:“做一个有时代担当的中国好青年。”而他们正是这样追求进步的有志青年,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欧阳自远院士莅临一高讲学、寄语一高学子 坚持党建引领 厚植文化精神 三门峡一高以党建为引领,以文明校园创建“六个好”为抓手,将文明创建融入学校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及学习生活之中,上下齐心,全员参与,把文明理念深深根植于师生心中。 一抓创建机制。一高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丰富校园文化底蕴的基石和载体,制定《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方案》,将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大事安排,设立创建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每周对创建工作进行汇报和推进,领导班子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多次召开创建专题会议。班子成员率先垂范,经常参与各项创建活动。 二抓思想引领。精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在国家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如“国家公祭日”活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开设甲骨文研修班、汉服社团、书法社团以及传统武术、刺绣、艺术欣赏等课程,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宏莅校举办考古讲座;利用校本教材,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教师、新时代好少年、文明教师、文明学生等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学校“青春之光志愿服务队”获评“三门峡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教师陈志景、杨宜鸽等先后荣获“三门峡市优秀志愿者”称号,毕业生孔德骐、许诺曾担任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 ![]() 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三抓队伍建设。学校认真落实师德建设要求,建立师德档案,以师德师风演讲、征文等形式开展师德教育,严格师德管理,选树师德典型,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学校现有2名正高级教师,2名特级教师。在职高级教师81人,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国家级专家、国家级省市级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省级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百余人,他们组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梯次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 四抓校园文化。积极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精神,建成校史馆和文化连廊,展现一高百年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设置“初心石”,时刻教育师生“为了理想”而“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重新录制了学校形象宣传片及校歌MV,全面展示校园文化特色、校园风貌和文化底蕴;设计了新校徽,从广泛征集到的来自中国美院、吉林动画学院等地设计师的163个设计作品中精选出了新校徽,凝结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定期开展成人礼、文艺汇演、书画作品展、运动会、研学活动、校园篮球赛和足球赛、圆梦迎考系列活动、创客中心科技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优秀的校园文化培育人才。 ![]() 一高学子参加第二十届河南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五抓环境创设。着力提升校园环境,加强环境整治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荣获“河南省防震减灾示范校”“河南省平安校园”等称号。开展环保低碳、“无废校园”教育,完善落实“三结合”教育体系,扎实开展进社区服务、家长学校、乡村少年宫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 六抓特色阵地。网络阵地方面,注重融媒体协同育人功能,设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抖音号、校内广播站、政教简报等宣传阵地,每天更新宣传各类思想文化,定期加强网络文明和安全的宣传教育,新媒体影响广泛。如高超杰校长“致敬袁隆平”国旗下讲话、一高教师晁丽强“一个电话挽救两个生命”的事迹等,在一高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等平台上点击量超过3万人次,评论数百条,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学校因此连年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新媒体工作先进集体”。常规阵地方面,广泛开好讲座、报告会等活动拓展师生视野。积极发展学生社团,加强团支部、学生会活动设施与场所的建设与管理,19个社团均有完整的管理制度与活动安排。建有专门图书馆、阅览室,图书资源丰富,图书和电子图书总量达到了近20万册。 ![]() 成人礼上,一高长歌汉服社展示“冠笄礼”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新时代的三门峡一高人,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为建设校园文明和谐、育人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郁、在市域有示范效应、在省内有重要影响的综合创新类学术型普通高中而努力奋斗! ( 编辑:唐柳楠 ) |
【文明校园展播】
坚持文化育人 推动特色发展
——文明校园巡礼之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6-03 打印

- 上一条:步履铿锵文明路 逐梦奋进新征程
- 下一条:赓续前行,奋楫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