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厂逐绿记(“两山”理念在河南——这些工厂“绿”在哪) ——探寻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分公司的“绿色密码” 核心提示 何谓“绿色工厂”?它是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实施单元,具有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210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322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中部六省第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今日起,本报推出“这些工厂‘绿’在哪”系列报道,深入企业一线,实地探访其背后的“绿色密码”。 □本报记者 王延辉 陈浩 平均每51秒下线一辆整车,单车能耗为0.073吨标准煤,这是国家级绿色工厂——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分公司交出的绿色答卷。 自2017年落地郑州经开区以来,设立公司、建生产基地、打造产业链生态体系,上汽集团与郑州深度牵手,推动河南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绿色工厂,不仅有“颜值”,更要有“含绿量”。作为上汽集团在全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数据基地、出口基地,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分公司到底有多“绿”?9月12日,记者走进这座超级工厂,一探究竟。 甫进厂区,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景象:现代化厂房分区布局,绿草如茵、绿树成荫,光伏板连片。当工业与生态和谐共生,激荡出深深绿意。 绿色工厂并非简单的“绿化厂区”,而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更深层次的“绿”藏在整个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全链路”的绿色智造中。 “低消耗、低排放是做减法,高效率、高效益是做加法,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分公司一厂生产技术办公室高级经理张存款坦言,“我们打出的是一套组合拳,努力实现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管理精细化。” 建厂之初,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秉承环境保护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的理念,整个环保设施投入资金累计约2.5亿元,采用世界先进整车制造工艺,实现废水、废气100%达标排放以及危废的高效与合规处置,是河南省绩效分级A级企业。 一台车的诞生,要经过冲压、焊接、油漆(涂装)和总装等诸多流程。“环保压力最大的就是油漆车间。整车生产过程中,90%以上的废水、废气、危废都产生于此环节。”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分公司环保工程师凡冬艳对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环保管控门儿清。14年前,她从吉林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河南工作,一直在汽车生产环保领域深耕。 油漆车间,一个个车身在自动化流水线上有序流动,要经过前处理、电泳、密封、面漆、注蜡等十多道工序。“前处理相当于给车身‘洗脸’,用硅烷工艺代替传统磷化,既增强防腐性又节能,产生的废水中不含重金属;电泳过程,就像‘打粉底’,用的是水性涂料;面漆喷涂就像上‘彩妆’,采用静电高速旋杯机器人喷涂,大幅提升上漆率。”在一道道工序前,凡冬艳向记者科普了一个个知识点。 “整车厂里,最不好做、环保要求最高的就是油漆车间,温度、湿度、风速、洁净度都要精之又精。”上汽郑州一厂油漆车间EHS工程师刘显说。 废水、废气、危废都去哪儿了?凡冬艳介绍,固废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废水经中水处理系统深度处理后回用绿化、冲厕,废气进一步余热回收利用等。 2.83毫克/立方米,实时环境监测系统上,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一览显示的这个数据,正是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分公司落实“双碳”行动、推动绿色发展的结果。 “我们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常年控制在5毫克/立方米以内,远低于河南地方标准;光伏发电年均发电量超5000万千瓦时,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6万吨。”凡冬艳拿数字来说话。 智慧工厂造就了绿色工厂。在这里,车身车间,自动化率高达99%,数以千计的机器人“当家作主”;总装车间,工人们与机械臂“共舞”,各种车型共线生产,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生产过程实现精准调控。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绿动力+智造力”正在打开更大发展空间。 花式护绿法 硅烷前处理工艺代替传统磷化;涂装工序采用低挥发性原辅材,机器人静电喷涂,助力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新建涂装车间采用干式喷房漆雾捕集系统;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搭建能源管理平台……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分公司系统推进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管理精细化,发展绿色生产力。 ( 编辑:tln ) |
“两山”理念在河南——这些工厂“绿”在哪丨超级工厂逐绿记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17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