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登上三门峡大坝,参观独特的风景。张春光 摄 在卢氏县潮玩街,机器人表演吸引游客互动。 聂金锋 摄 国庆期间,函谷关景区一片火热,吸引大批游客徜徉其间。 僧林波 摄 卢氏县潮玩街夜市热闹非凡,人们品特色美食,感受浓浓“烟火气”。聂金锋 摄 陕州地坑院景区精彩演出轮番上演,为游客送上节日文化盛宴。 本报记者 王建栋 通讯员 何东阁 摄 虢国博物馆内,参观者静静俯瞰着坑内的车轮与车辕遗迹。 姚书勤 摄 仰韶文化博物馆内,游客正在认真听讲解。 张春光 摄 在我市的各大公园,粉黛乱子草连绵成片,行走其间,仿佛被粉色云海包围。王家臣 摄 游客登上仰韶仙门山景区,在仙鸿桥上拍照留念。王家臣 摄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尽管阴雨连绵,却未减人们的出游热情,三门峡文旅市场热潮涌动,活力十足。 文化体验型景区表现抢眼。“双节”期间多为阴雨天气,陕州地坑院蒙上一层水墨般的滤镜,云雾在错落的窑院间缓缓流淌,游客朋友们撑着花伞漫步其间,宛如踏入江南小镇。景区内,沿黄九省百余项非遗项目轮番上演,让传统技艺再绽光彩。函谷关景区开启“人山人海”模式,火焰艺术、民俗杂技、实景演出等精彩演出轮番登场,游客撑伞观演热情不减。 文博场馆成为热门选择。在庙底沟博物馆内,孩子们化身“原始工匠”参与模拟制陶;仰韶文化博物馆里,彩陶静静陈列,游客驻足聆听时光流淌的声音;虢国博物馆展厅前,游客惊叹着西周虢国“车马喧嚣”。各文博场馆推出的特色社教活动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义务讲解备受欢迎,游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的旅途中焕发出蓬勃生机。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假期选择,更有效激发了市场消费活力。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市“双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338.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8871.52万元。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虽已落幕,但三门峡的诗意画卷仍在徐徐舒展。这座浸润着历史韵味与时代活力的城市,正期待着与更多人在下一个转角邂逅,继续书写文旅交融的美好故事。 ( 编辑:tln ) |
文旅共舞 诗韵崤函
策划/综合新闻部 文/本报记者 王梦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11 打印

- 上一条:浪花间的“健康乐章”
- 下一条: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