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 三门峡有那么几“奇”。一“奇”,“奇水”。黄河在传统的概念中是浑浊的,而在三门峡,居然是碧绿的。二“奇”,“奇人”。孔子一生三次拜访老子,孔子说,鱼可以用网捕到,鸟可以用箭射下,老子像一条龙,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它来无影去无踪。三“奇”,“奇书”。《道德经》所有的文字版本出版总量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了不得的。四“奇”,“奇关”,指函谷关。函谷关关令尹喜遥望东方,看到紫气东来,一个老者倒骑一头青牛而来。“牛”代表农耕文明,“青”代表东方。“青”属“木”,因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东方属木,老者面朝东,青牛面朝西,自东而来,那就代表着自然,因为太阳“东升”“西落”。倒骑的“倒”和道理的“道”同音。“道”是万物之本,《道德经》“无为”“不争”“道法自然”是要义,生态文学寻“根”要寻到这里。 生态文学周在三门峡举行并非偶然。三门峡代表着两个时代,第一是激情喷涌的时代。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被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里156个项目中唯一的水利枢纽项目。毛泽东一生牵挂黄河,1952年他第一次出京就是考察黄河。他又留下了另一句话:“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是需要后人奋斗实现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典礼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家都来支援三门峡啊!》。短短几个月,2万多人汇集三门峡,支援其建设。交通部在三门峡铺设了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的第一条柏油马路,铁道部架设铁路专线,清华大学水利系的教学点办到了三门峡,张光斗亲临……三门峡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水利技术人员,分布到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中发挥着中坚骨干的作用。 第二个时代,是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黄河水变清是该时代的标志。三门峡黄河湿地是大天鹅的主要越冬栖息地,天鹅代表着圣洁、爱和美,生态文学的境界,就是追求美、构建美、发现美、创造美。不在三门峡这个地方举行首届生态文学周活动,不在这里迈出第一步,还能选择在哪里呢? (本报记者吴若雨整理) |
“三门峡有‘四奇’ 代表着两个时代”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生态文学作家 李青松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4-27 打印

- 上一条:生态文学需要眼光、情怀和实践
- 下一条:古泉沉睡两千载 一醒新声惊崤函